细数起来,我担任校长已经26年了,而且是在同一所学校任职这么长时间,单从任职时间和经历来比较,哈佛平均每任25.5年,我是26年,我是可以和哈佛大学的校长比肩的,仅这一点自己还是挺自豪的。自任职的第一天起,我全身心投入学校工作,每天都是在和黎明共舞中开启工作,在和星星对话中结束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忙碌的,每一天又都是充实的。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奋斗下,我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不少成绩,学校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为此我觉得可以交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了,因此心里觉得还是挺欣慰的。今天认真拜读了《我心中的理想校长》一文后,找到了差距,找准了前进的方向。
一、对标八条标准,认真找差距。
朱永新先生心中关于理想校长的八条标准:1. 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2. 珍视学校的名誉;3.
追求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4.胸怀宽广,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5. 善于协调关系,能调动一起力量发展学校;6.
重视教育科学研究;7. 注重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挖掘教师潜能;8. 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对照八条标准,反思自己的工作,觉得自己都做了,但是在思想认识的高度,做事的深度、厚度和广度方面,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就是自己践行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二、虚心向大师学习,努力向理想校长迈进。
1. 树立职业理想
通过聆听朱先生讲的:“一个没有理想的人生,必然是个平庸的人生,必然是对人类、对社会贡献很少的人生。同样一个没有理想的校长,也必然是一个平庸的校长,必然是对学校的发展无所作为的校长,一个人所做的一切,绝不会超过自己追求的一切。”,我知道了理想是产生奇迹的源泉,所有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杰出的人,无一不是一开始就把自己奋斗的目标定得很高。为了使自己有更大作为,我要努力争当杰出的好校长,不断超越自己的好校长。我不仅要做到有个人的理想,还要努力把自己的理想转化为教师的理想,把自己的志向转化为教师的志向,通过构筑共同愿景,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2. 明晰思想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那么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从哪里来?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就是对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教育大师的理念的领会、学习与掌握。思想理念这个东西并不是凭空生成的。朱先生特别强调要读书,要系统接收教育理念的熏陶。他主张要启动一项校长读书工程,校长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一本一本的去读。没有源头,走不了多远。还有一个重要源头就是与人交往和交流。一个不善于交往和交流的校长不是一个好校长。平凡的交流会给我们校长带来清风,带来观念的变革。在短时间内将别人精彩的东西接收过来,在工作中去探索,去运用,效果非常好。他非常主张我们的校长多交往,勤交往,要和一流的大师们交往。除此外他要求校长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反思就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回顾和思考,写教育日记就是反思种很的形式。
新教育说得特别好: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有教育思想、先进教育理念的杰出校长,以后我要坚持做到多读书,多写作,多请教,多交流。感恩遇见新教育,感谢朱永新先生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