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话团圆
(2022-09-29 00:00:32)分类: 文明 |
中秋节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一直至今沿袭下来,尤其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可以发展盛行成像春节一样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日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因为这天又恰逢三秋之办,所以就被叫做中秋。中秋节又是充满浪漫想象的节日。嫦娥奔月是我国远古社会的神话。后来又有唐明皇中秋游广寒的传说,现在知者已不多。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说:“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日(即八月十五日)夜,因天师作术,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过一大门,在月光中飞浮,宫殿往来无定,寒气逼人,露濡衣袖皆湿。顷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下见有素娥十余人皆皓衣,乘白鸾,往来舞笑於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乐音嘈杂,亦甚清丽。上皇素解音律,熟览而意已传。顷,天师亟欲归,三人下若旋风,忽悟,若醉中梦回尔。”现在推想,这大概是申天师施催眠术,让唐明皇尝试了一下离奇的梦境。
中秋节,在中国民间又称月夕,秋节,祭月节,拜月节,月圆节,团圆节,仲秋节,桂节。中秋节自古百年有祭月、拜月、赏月、赏花灯等与家人团圆之民俗。其乐融融共赏月,家家团圆品月饼。
赏月是有古至今、最具大众化的习俗。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赏月既是家庭式的活动,亦是亲朋好友聚会的团体性项目。中秋之夜,在月色皎皎的庭院、园圃、阳台、天台或野营地摆上美味月饼,沏上一壶香茗,对月当歌,边尝月饼边品茗,边聊天边吹风,不亦悦乎!
中秋节送月饼是传统习俗,中秋赏月,尽人皆知的习俗,送礼倒是一般节令风俗著作少有提及的。《金瓶梅》中有云“绿纱窗下,安放一只黑漆琴桌,独独放着一张螺甸交椅,书篓内都是往来书简拜帖,并送中秋礼物账簿”。“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秋之夜家家户户祭祀祖先,花好月圆人间景,登楼望月赏佳伦,一家人一边吃零食,一边共度良辰美景。
玩花灯也是一项极具中秋气氛的活动,多集中在南方,例如在历年举办佛山秋色会上,又各色各样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稻草灯、玉兔灯、鸟兽花灯,令人赞不绝口。
中秋的月亮的美更正一家团圆的喜悦,这一天一家人在一起赏月才叫圆满。八月十五这一天,无论天涯海角,不管路途遥远,都会奔赴千里,共聚一堂,吃团圆饭,喝团圆酒。一人独自漂泊他乡也显得格外落寞,引得发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伤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