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2020-06-09 23:38:16)
标签:
文化文学高考 |
分类: 《红楼梦》教学谈 |
解读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从回目上看,这一回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滥情人薛蟠、慕雅女香菱来写。
滥情人薛蟠
《红楼梦》中的滥情人很多,如贾琏、贾蓉等,在此回中指的是薛蟠。薛蟠的滥情是从小滥到大,从内滥到外,从男性滥到女性。
他从小就喜欢男色,第九回写他到王夫人家住下后,便知有一家学,学中广有青年子弟,偶动了龙阳之兴。于是,便假来上学读书,名为上学,实际只图结交男色。而当时的学堂内有几个小学生,图他的银钱吃穿,竟被他哄上手,其中有两个妩媚风流的,外号叫“香怜”与“玉爱”,就属他所有。但他本是浮萍心性,今天东,明天爱西,有了香、玉,就弃了原契友金荣。过些时,有了新契友,又丢开香、玉。因此,他后来恋上柳湘莲死命纠缠,被柳湘莲设局痛打了一顿,还被迫喝了泥塘里的脏水,就不是偶然的了。
对于女性,薛蟠也是贪得无厌,打死了冯渊,强行将香菱收入房内之后,又娶了夏金桂,没过多少时间,又迷上金桂带来的丫鬟宝蟾。家里有妻有妾还不满足,在外还要逛妓院,前文说到的锦香院妓女云儿也是他的相好。
言归正传,上一回写呆霸王薛蟠自作自受,挨了柳湘莲的一顿苦打,身上忍着疼,脸上挂了花,又丢了“面子”,只好在家装病。无奈之下,才想到外出躲避,“思游艺”。
正好薛家的当铺里有个年老的总管张德辉要回家过年,同时惦记着铺面的生意,预测明年端阳节前可能紧俏的商品——纸札、香料等,打算顺便准备一下货源。薛蟠顺势提出,有意跟着一起学做生意,借机躲避一年。
薛蟠自然不会是改邪归正,真心学做生意的;薛姨妈担心他不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又惹是生非。征求宝钗的意见,宝钗却认为,出去碰碰钉子不是坏事儿,权当“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罢了”。
还有一个“插曲”——同样被伤到“面子”的,还有贾琏。《红楼梦》刻画人物总喜欢用二元对立的方法。
贾琏也是一个滥情人。四十四回里凤姐生日那天,他与鲍二家的偷情被抓住之后,贾母斥责他:“那凤丫头和平儿还不是个美人胎子?你还不知足?成日家偷鸡摸狗,脏的臭的,都拉到你屋里去。”这回倒不是因为风流韵事失了面子,而是老子贾赦打了儿子贾琏。
宝钗问平儿是怎么回事儿?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哪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
原来,贾赦看上了几把古董旧扇子。而那个扇子的主人,偏偏是“石呆子”。这个人虽然穷的饭都快吃不上了,却说什么都不肯出手那些心爱之物。贾琏烦了好多人去找,那人却说:“我就是冻死饿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贾琏有点儿无能为力。
贾雨村听说了,就设局讹诈石呆子拖欠了官银,捉他到衙门里,逼着他变卖家产赔补。于是,就把那些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给贾赦送来。如今那石呆子不知道是死是活。
贾赦拿到这些扇子,斥责贾琏无能,贾琏随口说:“为了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贾赦认为贾琏是拿话堵他,当即大怒,于是大打出手。
这样一个小插曲,接着鸳鸯抗婚之后,进一步揭示了贾赦贪婪、残暴的恶棍本性。同时,也补写了贾雨村毫无人性、投机钻营的一面,对他毫无底线、不择手段、草菅人命的卑劣行径进行了无情揭露。
慕雅女香菱
回目中的“慕雅女”指向往高雅的女子,此指香菱。由于薛蟠的外出,暂时解放了香菱,她才有机会进大观园,度过了一段自由闲暇的时光。这香菱也就是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真应怜),三岁那年的元宵节被拐卖,期间颠沛流离,历经苦难。
从在第四回中,被呆霸王薛蟠抢来以后,先是做薛姨妈的使唤丫头,后来成为薛蟠的侍妾,并改了名字,叫香菱。香菱从娇生惯养的乡宦之家,先沦为奴隶,后成为侍妾,作者对她充满了同情。
脂砚斋对她这样批注:“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
以上这段评论,一连串用了迎春、探春、王熙凤、秦可卿、李纨、宝钗、湘云、黛玉,以至袭人、平儿等这些人来衬托香菱,足见其独特的价值。
香菱温柔妩媚,沉静聪颖,略有些“呆萌”。当周瑞家的第一次见到她,就赞叹说“有东府里蓉大奶奶(秦可卿)的品格” ,以至贾琏都不禁说,“那薛大傻子真玷污了她”。
善解人意的宝钗,知道香菱心内一直羡慕大观园,主动提议让她到蘅芜苑和自己作伴。香菱当即提出要和宝钗学作诗。而宝钗却说,先按照礼节从老太太起都见一见,学诗之事日后再说。
当天晚饭后,香菱就到潇湘馆找黛玉学作诗。黛玉爽快答应了做老师。通过黛玉教香菱学诗,曹公把古人学习写诗经过的几个阶段,借助故事化的描摹,生动、形象地叙述出来。
香菱说,喜欢陆游(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的诗句。黛玉却反对说,先把王维(摩诘)的五律,杜甫的七律,李白(青莲)的七言绝句,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精读陶渊明等古人的作品,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就差不多了。
按照黛玉的指引,香菱学诗很快进入了忘我的状态。
习作的第一首很快就作出来,“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但从文句看,显得幼稚生涩,似乎翻来覆去的多是同义语的重复,内容空洞无物。
第二首已经有些意思了,“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运用了许多联想,但内容上却有些偏了题,本来以月为题,却写成了“月色”。
第三首经过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的苦苦思索,最终竟然在梦中得到——“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一番“着魔”苦吟之后,香菱终于成了“准诗人”了……
香菱学诗,是她精神自我的一次净化和升华,是她生命价值难能可贵的一次实现,浸透了她脱俗入雅的高尚追求,抒写了她对人生的诗意理想。
再深入思考,香菱写诗大有深意。盖因她本是大户小姐,骨子里具有高贵品质的。曹公如此安排,或许是为时时提醒读者。第五回的判词中也写到:“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就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遭遇磨难而又始终保存内心的高洁,始终保持着对人世的美好想象。她是善良的,却也有着些许懦弱。在夏金桂进门之后,在接二连三地羞辱、欺负中,她只能被动接受,却无力反抗。生性善良而命运多舛,聪敏贤淑而又遇人不淑,命运的捉弄让她心中存有的对人世温暖的浪漫向往也渐渐消磨,最终“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