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2020-06-05 11:26:45)
标签:

教学

文化

文学

高考

分类: 《红楼梦》教学谈

解读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这一回的内容主要是两件事:贾母妙解逼婚困境、柳湘莲痛打薛蟠。

贾母妙解逼婚困境

  上回说到,鸳鸯是贾母最信任和倚重之人,贾母积累几十年的体己财物,鸳鸯是真正的管理者。所以李纨公开评价鸳鸯:老太太屋里,要没那个鸳鸯如何使得。从太太起,哪一个敢驳老太太的回,现在他敢驳回。偏老太太只听他一个人的话。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别人不记得,他都记得,要不是他经管着,不知叫人诓骗了多少去呢。那孩子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说好话儿,还倒不依势欺人的这番客观评价既说明了鸳鸯的能力和人品又说明鸳鸯的优秀也为她招致了祸患。

因为觊觎母亲的财产贾赦发誓非娶鸳鸯不可为此邢夫人不仅亲自出马,动员媳妇熙凤,同时施压鸳鸯的嫂。然而贾赦的如意算盘终是落了空,原因有二:一是鸳鸯誓死不从;二是贾赦触犯了贾母的利益。

贾母到底是荣国府的掌舵人,化解家庭突发事件的能力无人能敌面对鸳鸯求助哭诉她的处理高明之至。

当时的困境是:贾赦虽然无行却是长子其权力地位谁能奈何?况且又是“朝廷命官”,自古“刑不上大夫”。邢夫人当时没在场,没法有的放矢。所以她没有直接下令处罚罪魁祸首贾赦,也没有直接责怪邢夫人的责任,反而埋怨身边的王夫人。

这其实是敲山震虎之计对于两个儿媳之间的明争暗斗,大房二房之间关于管家权、家产的争夺,贾母早就看在眼里了。这次借机敲打一下两个儿媳,至少让她们明白一件事:这个家是她说了算的。

再者贾母在荣国府的人事安排上,可谓煞费苦心。她让二儿媳王夫人管理家中事务,却又安排大儿子贾赦的儿媳妇王熙凤,来协助王夫人管理日常事务家中的管理者是二儿媳妇,具体操作的人又是王熙凤这个大孙媳妇。

贾母针对鸳鸯哭诉的话茬儿,只强调自己生活上时时刻刻需要鸳鸯的照顾。

  为什么?如果明确支持鸳鸯,首先立场就有问题——统治者怎么能支持奴仆的反抗?而且,客观上会激化婆媳矛盾。贾母知道,自己对鸳鸯的保护是有限的毕竟年迈,时日未知。因此只好网开一面对贾赦给予宽松政策:“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就只这个丫头不能。”当然也等于是变相承认了贾赦无节制地纳妾要求的合理性。

说到底鸳鸯是贾家的家生奴才,注定没有出路,不屈从只有殉主。其实曹公给她“金”姓,正是说她有着金玉般的品质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洁人格。

红楼梦贾母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出场,或者解决矛盾纠纷,或者给被忽略的人施以关怀,或者主持正义,总之结果让各方最终都相安无事。

前文提到贾母大张旗鼓给孙媳过生日,大家欢聚一堂正高兴,突然孙子媳妇披头散发跑过来,扑在她怀里痛哭,说孙子与仆人老婆通奸,要拿毒药给她吃。紧接着,孙子拿着剑赶来,嚷嚷着要杀人。贾母也是处理得巧妙之至首先控制事态,威胁贾琏“叫人把他老子叫来,看他去不去”,贾琏气哼哼回了书房。其次安抚凤姐“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年轻,馋嘴猫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他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她不想让众人认为她的孙子有品行问题,理性地把这个事件定性为年轻人很常见的错误。接着为凤姐开脱之所以凤姐在众人面前嚷出这事是因为凤姐喝多了酒,头脑发热,吃起醋来,不然她会理性对待,冷静解决。再接着冷处理。为凤姐讨公道放在第二天解决,一是让两人冷静冷静;二是没有外人围观,不丢贾琏的面子。同时留凤姐在自己这里过夜,还故意说“你今儿别要过去臊着他”。这句话妙在一语双关,既是安慰凤姐——贾琏干的这件事对不起你,让人害臊;也是为贾琏开脱——他知道自己错了,开始害臊了。最后是安抚平儿。让人去给平儿传话,说让凤姐明天给她赔不是,今天是她主子的生日,让她不要“胡闹”。

总之,贾母处理家庭矛盾巧妙得当,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位子摆得正,二是主次分得清,三是节奏把握准。

  本回还有一个细节不能放过:贾母对邢夫人进行了必要的批评教育之后,并没有立即宣布对其解除“紧急状态”,而是直接进入下一个主题——打牌娱乐。似乎有意无意邢夫人在那里“罚站”,直到贾赦派贾琏来“营救”,邢夫人才得以趁机逃脱。

鸳鸯一事,贾母盛怒,众人凑趣打牌哄着由鸳鸯来帮贾母看牌。凤姐二饼拿捏到位故意装作废牌一张,拿在手里悬而不决,勾贾母,时机成熟,方丢下顺写一笔凤姐的狡猾。一场小小的风波虽然过去了,贾赦还是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个十七岁的嫣红放在屋里,才算告一段落……

其实表面上贾母家似乎无原则的调和,其背后恰恰说明贾府日益腐败,已经一步一步走向没落

 柳湘莲痛打薛蟠

  前回曾说到过,贾府的高级奴仆赖嬷嬷因为孙子赖尚荣不久前荣登官场所以特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薛蟠、贾珍、贾琏等这些子弟们也被请来了。赖家还请了几个世家子弟作陪,其中就有柳湘莲按照第二十六回脂批,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红楼梦》里的侠义人物柳湘莲是其中之一。

  作为富家子弟,柳湘莲在其成长过程中遭遇到家境沦落、父母早丧的双重悲剧,迅速由一个世家子弟沦落成市井细民,在这个“沦落”的成长过程中,他吃过不少苦头,也让他洞悉社会的危艰,看透人生的黑暗。

由于柳湘莲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特别是喜欢串戏常被误认为优伶(戏曲演员)一类的人。而那个封建时代专业的戏曲演员(优伶),社会地位却是很低的,有的甚至沦为富人的玩物。所以薛蟠不知柳湘莲的身世,把柳湘莲错当成了优伶以至想要以狎昵的态度进行调戏玩弄。这不免让柳湘莲产生极大的反感和厌恶。

柳湘莲这样的侠义之人自然是不会随便出手打人的,之所以痛打薛蟠主要是:

一、柳湘莲经历了“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 对这恶浊的世道, 柳湘莲深恶痛绝; 冷心冷面就是他愤世嫉俗的外观。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时时懂得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他任侠使气在不平的封建社会里以打抱不平为己任, 他的拳头专打不仁不义之人, 恃强凌弱之辈。而薛蟠此人骄横跋扈,倚财仗势,强买英莲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他荒淫无耻,喜好男色。柳湘莲对薛蟠的“霸王”行迹自然有所听闻,因此对他十分不齿

二、柳湘莲虽喜串戏,但以误认优伶为耻。“串戏”对柳湘莲是一种爱好,但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出生于贵族世家的柳湘莲却偏偏自甘“下贱”,这是对封建正统观念的莫大嘲讽,表明了他对自由人生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但薛蟠将其误认优伶,“旧病”又犯,一直纠缠不放,这对柳湘莲来说是一种对自尊和人格的侮辱

三、宝玉要留柳湘莲“晚上同散”,但他说:“你那令姨表兄还是那样,再坐着未免有事,不如我回避了倒好。”由此可见他虽然对薛蟠十分痛恨,却不愿给朋友添乱, 弄得不欢而散。然而正要走,却听薛蟠嚷道“谁放了小柳儿走了!”这简直是当中给他难堪,柳湘莲恨不得将薛蟠一拳打死,碍着赖尚荣的脸面,又忍了下来。然而薛蟠却又将他拦下,柳湘莲虽然家道中落,但终究是有地位之人,一忍再忍,忍无可忍才痛打出气。

四、生在封建贵族世家湘莲不仅不屈服于权势,而且蔑视权贵,视做官发财为草芥。之所以“读书不成”,主要是他厌恶“四书五经”,不认同封建社会的价值体系,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薛蟠却说“有你这个哥,你要做官发财都容易”,薛蟠这样不堪更让柳湘莲“恨”他。

最终薛蟠在众人面前丢尽了丑遭到贾蓉的一阵嘲笑:“薛大叔天天调情,今儿调到苇子坑里来了。必定是龙王爷也爱上你风流,要你招驸马去,你就碰到龙犄角上了。”贾蓉把所见情形回复了贾珍连贾珍也说,他须得吃个亏才好

薛姨妈见薛蟠挨了打,问明缘由,骂了一顿薛蟠,又骂柳湘莲,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宝钗在一旁劝住这才好呢!他又不怕妈又不听人劝,一天纵似一天,吃过两三个亏,他倒罢了!

脂砚斋在批语中这样写:自斗牌一节,写贵家长上之尊重,卑幼之侍奉。(遭打一节,)写薛蟠之丑,湘莲之豪,薛母宝钗之言无不逼真点评妙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