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2020-04-10 23:01:43)
标签:

文学

教学

高考

分类: 《红楼梦》教学谈

解读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八回的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的:宝黛的误会、蒋玉菡的赠礼、元春的赏赐

宝黛的误会

这一回接上文《葬花吟》写起,黛玉的悲音被宝玉在山坡上全都听见了,宝玉听到开始只是点头感叹,当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话,“不觉恸倒山坡之上”。以至于站立不住,扑倒在地上。怀里兜着的落花也撒了一地。

宝玉联想到了什么,竟让他如此痛苦?因为他隐约意识到,像黛玉这样的花颜月貌,也许转眼之间就将失去!由此推想,大观园的众姐妹也就会相继离去,岂不就是“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了吗?想到这里,怎不让人心碎肠断!......

黛玉本来在这独自伤感,忽听到山坡上也传来哭声,竟是宝玉。不觉又气又恨,长叹一声就抽身走了。宝玉心想黛玉看见他就躲开了,因此越发伤感,就沿着原路往回走。偏巧看见黛玉在前面,想追问黛玉究竟是为什么不理自己。他说:“我只说一句话,从今后撂开手。”黛玉听他这话里有文章,就站住说:“有一句话,请说来”,宝玉笑着说,“两句话,你听不听?”黛玉转身就走。

宝玉在身后叹道:“既知今日,何必当初”!黛玉听到这话,停住问:“当初怎样?今日怎样?”宝玉说:“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玩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

这些细节是宝黛两人亲密的原因,表面上是抱怨,内心深处是幸福。宝玉的这段直透肺腑的剖白,其炽烈的情感猛烈撞击着黛玉的心房,所以黛玉瞬间就心软了,所有的忧愁怨恨一下子就冰消雪化了......

 解读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黛之间的情感纠缠是典型的爱恨交织。历经了一见如故、言合意顺、静日生香、青春萌动、西厢戏语、艳曲惊心、春困幽情等几个阶段之后,已经不知不觉地从亲情、友情逐步发展变化成真挚的爱情。然而,由于双方“距离”的变化,尤其是黛玉内心由爱而产生的“排他”心理,所以就多出来许许多多的误解和冲突。误剪香囊啦,戏语“冒犯”啦,金玉良缘啦......一时间幸福与痛苦、欢欣与烦恼同步而来。时而是黛玉以泪洗面,时而是宝玉感觉很受伤,以至于被宝玉误认为“回头试想真无趣”,差一点儿就“禅机解悟”了。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是《葬花吟》帮助完成了两人之间更深层次的心灵交流——真正能懂的唯有宝玉一人。当误会消除时,两人的感情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若要细究黛玉形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其实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因为黛玉内心追求纯粹的爱情,可是现实却是各种有形与无形挤压的矛盾,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与婚姻不自由、不自主的现实严重对立,才形成了黛玉扭曲的性格心理。

 解读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黛二人和好后,来到了王夫人处,王夫人随口问到黛玉最近吃的药,宝玉玩笑中,举出一些名贵难寻的温补药物,诸如“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等等,也无意间与前文叙述宝钗的“冷香丸” 来了一次小小的比较:黛玉风寒症候的“热香”药与宝钗排除“热毒”的“冷香丸”,这似乎也让读者想起了黛玉曾经讥刺宝玉说:“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

只是这个情节还进一步暗示了黛玉的病日渐加重了。故脂砚斋批注:“写药案是暗度颦卿病势渐加之笔,非泛泛闲文也。”

 

蒋玉菡的赠礼

在第二十六回中,冯紫英曾留下了一个悬念 “大不幸中之大幸”,原来不过是诓人而已。这次赴冯紫英家宴的人除了冯紫英、薛蟠之外,还有唱小旦的艺人蒋玉菡,以及锦香院的妓女云儿。这侧面反映了作为纨绔子弟的宝玉,其社交不设什么边界,不时地与薛蟠这类混吃混喝,也是清代贵族公子哥的生活—— “富贵闲人”的放荡生活。曹公在这也暗伏了贾府的没落原因。

按照“脂批”所说,蒋玉菡是一个带有“侠义”色彩的人物,这回是正式出场,不过蒋玉菡情赠茜香罗是插曲。这回值得关注的另一重点内容,当是众人按照宝玉的提议,以女儿的“悲愁喜乐”行酒令。每个酒令,都预示了红楼女儿们不同的人生故事。

解读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但对这些预示,历来存在不同解读。

宝玉的酒令: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酒面所唱曲子:滴不尽相思血泪拋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酒底:雨打梨花深闭门。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黛玉和宝钗命运的影子,“滴不尽相思血泪拋红豆”,显然是黛玉,“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宝钗的身影若隐若现,“悔教夫婿觅封侯”,更近于宝钗,“青春已大守空闺”,也许说的是黛玉的心病,或者也同样预示了宝钗的结局。“雨打梨花深闭门”则较为清晰地寓指宝钗,因宝钗原居梨香院,在宝玉离开后,闭门谢客,幽居独守,“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在第五回对宝黛的判词中,即是两者合一,在酒令中作为宝玉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位女性,两人的身影也交织在一起。“行酒令”这段是本回独特而别致的文字。

除了宝玉所说和所唱的酒令及曲子显得格调高雅、才情洋溢以外,其他几个人行令所说和所唱的曲子,多数都是庸俗或者粗鄙的话,甚至有十分下流的秽语淫词。但都十分切合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和教养,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其中薛蟠是主要被嘲笑的对象,虽然他的酒令纯属低级趣味的笑料,语言污秽、不堪入耳,但其滑稽的表现却让人忍俊不禁。足见曹公的生活面之广。

蒋玉菡在说“酒底”“席上生风”的诗句之前,铺垫说自己在诗词上有限,不过曾看到一个对子,可巧只记得这句,席上又正好看到一朵木樨花,于是就说:“花气袭人知昼暖”。

解读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没想到薛蟠出来搅局,说蒋玉菡念起宝贝来,席上没有宝贝。冯紫英和蒋玉菡都不知道原故,云儿道出了袭人是宝玉的大丫鬟。蒋玉菡赶紧向宝玉赔不是。其实这又是一个袭人的伏笔,也说明袭人、蒋玉菡两人注定了某种姻缘。另外,从这里透露出来的信息可见宝玉与妓女云儿早已是旧识。

在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袭人判词中有“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的话。“优伶”,就是戏曲艺人,暗指蒋玉菡,公子当然指宝玉。言外之意袭人的归宿并非宝玉,而是嫁给了蒋玉菡。

宝玉离席解手,蒋玉菡随着出来,再次赔不是。二人似有一见如故之感。携手交谈中知道,原来这蒋玉菡就是宝玉所倾慕的著名艺人琪官。初次谋面,相见恨晚,宝玉将一个玉玦作为见面礼,而蒋玉菡则将北静王所赠的贵重之物、茜香国女国王的贡物——大红汗巾作为还礼。宝玉又将自己的松花汗巾解下来交换信物。

宝玉回来,袭人见扇坠子没有了,睡觉的时候又见腰间的大红汗巾子,就猜着了八九。只是说,“你有了好的,把我的还给我吧”,宝玉这才想起,那条汗巾子原是袭人的。只得说,“我赔你一条吧”——这样,宝玉无意间成了袭人与蒋玉菡二人交换信物的“媒介”。说起来也是命运难料,令人唏嘘。

 

元春的赏赐

这一回的最后部分袭人向宝玉汇报了三件事:一是二奶奶打发人叫了红玉去了;二是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三是贵妃赏了端午节的节礼。

元春赏的节礼,因为将宝钗与宝玉的一样——比别人多了红麝香珠二串。不禁让人想到贾府高层对“金玉良缘”的某种态度。这对宝黛之间显然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使得宝玉感到有再次对黛玉明确表白的必要:“除了别人说什么金玉良缘,我心里要有这个想头,天诛地灭,万事不得人身!”黛玉却说:“我也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这时候,宝钗来了,二人走开。宝玉就说,“宝姐姐,我看看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子上正笼着一串红麝串,当宝钗将串子从腕上褪下的这个过程中,宝玉看到宝钗的肌肤丰泽,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由得动了羡慕之心,暗想: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许还可以摸一摸,偏生长在她身上,可惜没有这个福气——这样想着不觉得就呆了,直到宝钗把串子递过来,也忘了接。于是从黛玉嘴里说出来就有了“呆雁”的戏谑之语...

宝玉一旦看到美的东西,就会发呆,其实是单纯对美的欣赏和眷恋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