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传统节日“七夕”

(2019-08-07 21:50:28)
标签:

高考

分类: 古典诗文选萃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七夕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关于七夕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月初七”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有关。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七”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七夕节本身有很多习俗,如祈福、接露水、染指甲、吃巧食、拜织女等《孔雀东南飞》里有“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的句子,说明七夕都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到了七夕 ,女孩子们三五成群,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美满幸福的姻缘婚配。

 

人教版教材中曾经选过几首与传统节日“七夕”有关的诗歌。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010年湖北高考诗歌鉴赏也曾经考过七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范词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

2)秦词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风姨吹雨”)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来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深沉。(列举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行香子(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注】蛩:这里指蟋蟀。 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3、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5分)
【参考答案】

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织女被千重关锁阻隔,只有在如浩渺星河中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2分)借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来抒发自己与之同病相怜的浓重的离愁。(2分)也有对牛郎织女因阻隔极深不得团聚的深切同情。(1分)

    4、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试举其中主要的两种加以赏析。(6分)
【参考答案】
    虚实结合/想象。词作从人间的鸣蛩和落叶梧桐写到天上分离的牛郎织女,开拓了意境,丰富了词的意蕴/使境界更加奇丽。(3分)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寒蛩哀鸣,梧桐叶落,借这凄凉之景,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又如,借描写天上牛郎、织女分离之景,抒发自己的离愁。(3分)
    一语双关。上下片的后三句都语意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女的离别。下片三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构思新颖别致。(3分)
    语句叠用/反复。上片,叠用三个“浮槎”,写有情人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下片,叠用三个“霎儿”,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大概牛郎织女还在分离吧。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3分)
    以动衬静。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词人清晰地听到草丛中蟋蟀的叫声和梧桐叶子掉落的声音,极写静夜,在如此静寂凄清的七夕之夜,词人愈加生发出一种与织女牛郎同病相怜的离愁。(3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