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学科中的京剧知识(一)

(2019-11-23 17:25:06)

23* 京剧趣谈

教材分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京剧表演中使用的马鞭等道具的来历和作用以及亮相的特点和作用,展示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抒发了作者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了我们了解京剧、欣赏京剧的兴趣。文章围绕一个“趣”字,介绍了京剧的一些趣味知识,从中体现了京剧的智慧和韵味。京剧虽然是我们的国粹,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能听懂京剧、会欣赏京剧的同学肯定很少。所以本课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与京剧相关的知识,欣赏一些经典片段。教师更要准备好相关多媒体课件,将京剧欣赏与教材文本结合起来,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边学边欣赏,感受京剧独特的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中一些道具的来历和作用,理解亮相的特点和作用,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2.品味京剧的韵味,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对京剧这一国粹的喜爱之情;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资料介绍,了解更多关于京剧的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知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学生了解京剧、热爱京剧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中国的国粹有许多,誉满中外的有三大国粹:京剧、国画和中医。京剧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在国际艺术舞台上,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京剧,享有如此盛誉,但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生活中我们能听到京剧的机会也不多,这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余东小学金凤宸少儿京剧团表演的《穆桂英挂帅》选段(视频播放),请大家欣赏一下。看完这个选段,有什么想说的吗?确实是这样,《穆桂英挂帅》获“南通市少儿春晚观众最喜欢的节目”,获海门市艺术节特等奖,曾赴全国各地演出十多次。

2.理解课题。

过渡:好,这节课我们专门来讨论一下京剧,现在让我们齐读一下课题。(生齐读:京剧趣谈。)大家会注意到课题中的哪个字?(生回答:趣。)对!“趣”字是关键,这个字提示了我们这篇课文虽然是讲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但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有趣的。

2、 初读课文,感知全篇

1.关于京剧的知识,同学们知道那些?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京剧的了解。

2.轻声地读读老师给你找的资料。(出示简单介绍京剧的形成与发展的资料)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还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甚至传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投影出示)

这一段资料告诉我们京剧的形成与发展,我们重点记住“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 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

现在让我们带着对京剧的美好憧憬,走进课文吧!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这是学程单,指名读导学单1。

导学单1:

(1)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借助工具书学习。

(2)想一想课文主要介绍了京剧的哪两个方面内容。(投影出示)

4.展示交流。

(1)教师出示字词,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驰骋  尴尬  彻底 鲜明  虚拟  唯恐 制服  高妙

凸显  无穷无尽  约定俗成 不可开交  戛然而止 风雨不透(投影出示)

(2) 根据意思说词语。

    骑马奔跑。(驰骋)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尴尬)

    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约定俗成)

形容声音突然停止。(戛然而止)

(3)课文主要介绍了了京剧的马鞭(道具)和亮相(表演方式)。(板书:马鞭 亮相)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过渡:马鞭是京剧表演时的道具,它究竟有趣在什么地方呢?

1.默读“马鞭”部分的第1自然段,说说马鞭产生的原因

2.学生交流马鞭产生的原因。(一、舞台太小,真马无法自由驰骋;二、如果真马出现在舞台上,估计演员掌控不了,可能出现问题)

3.看来京剧表演时,马鞭的产生还真是必要的,第1自然段还向我们介绍了马鞭的作用,找找看,马鞭产生之后,在舞台上表演时有哪些作用?

马鞭可以把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表现出来。

   大家想象一下,骑马的时候有哪些特定的姿态或者动作呢?

(首先得把马牵过来,一般上马之前还要安抚马匹,让它安静下来。上马之前要稍微地按一下马脖子或者摸一下马的身体,紧接着脚蹬马鞍,最后是跨上马匹,再扬鞭打一下马屁股)

骑马的一连串动作“牵、抚、按、蹬、跨、扬”,你们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想象出来的,而京剧演员们就是通过马鞭把这些动作表演出来的,这马鞭的趣味真是其乐无穷。马鞭还有什么作用?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手就走了一百里。(投影出示)

引导学生感受自由:指名读,关注“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从这四个“可以”中能体会到什么?(在舞台上用马鞭表演非常自由轻松)

这就是京剧表演中的趟马,什么是趟马?学生读补充文字资料。

趟马 由于京剧中多以马鞭来代替马,或作为骑马的象征,因此凡手持马鞭挥舞着上场后运用圆场、翻身、卧鱼、摔叉、掏翎等技巧连续做出打马、勒马或策马疾驰的舞蹈动作的组合就是京剧的趟马。趟马的形式多样,一般用来表示人物骑马的心情,或用来显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行动目的。(投影出示)

(3)请你再给大家读一下这个句子。

过渡: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还提到了马鞭的另一个作用:装饰美。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老师通过课前查资料了解到马鞭有不同的颜色,而且不同的人物手里拿的马鞭也不同。(投影出示表格,并连线)

京剧中,不同人物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马鞭。猜一猜下面这些人物分别会使用哪种颜色的马鞭,连一连。

皇帝

 

红色

西楚霸王

 

粉色

吕布

 

黄色

刘备

 

黑色

穆桂英

 

白色

京剧中这些不同人物使用马鞭时会有各自约定俗成的方法,请大家观看京剧《打虎上山》中杨子荣出场片段,你从中看到了杨子荣的哪些动作或者姿态?

播放京剧《打虎山上》中杨子荣上场趟马片段。

交流。(杨子荣出场的时候拿着一根红色的马鞭,马鞭高扬,说明他在骑马很快;马鞭低垂,说明他骑的马慢下来了;扬鞭动作有快有慢,唱的激动时鞭子就快。)

这就是京剧的魅力!老师这边有根马鞭,哪位同学能上台给大家演一段骑马的动作?大家可以先回忆下视频中的表演,也可以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小组内讨论表演的要点。

学生模仿杨子荣的表演学骑马。

4.在学与演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的感受到了京剧的快乐,文中除了讲到“马鞭”这种实在的道具,还提到了虚拟的道具,课文中写到哪些虚拟的道具?(板书:实在道具 虚拟道具)

课文中讲到了针线、饭菜等虚拟道具,这些虚拟道具是和鞋底、酒壶酒杯这样的实体道具配合使用的。

5.针线这些道具虽说是虚拟的,靠演员用动作表演出来的,可有趣就有趣在这里,课文中是怎么介绍的?学生说说自己觉得这些虚拟的道具哪些地方有趣。

6.我们再来欣赏京剧《智斗》选段,看清楚演员手中的道具哪些是虚拟的,哪些是实在的?(胡司令和刁参谋手中的烟是实在的道具,点火的火柴是虚拟的)

7.小演员的表演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我们再来学习“亮相”部分。

指名读导学单2:

1.默读“亮相”,用“——”划出描写京剧两种亮相形式的句子。

2.仔细读描写京剧“亮相”形式的句子,体会其中的趣味,小组内交流,并展示朗读。

交流展示

京剧的亮相有两种表现形式?(板书:静态  动态)

你喜欢哪一种亮相方式?指名读“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真是“一动不如一静”,此时无声胜有声!静态亮相的妙处在于“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显示必胜的信心”(投影出示)。

有喜欢“动态亮相”的吗?妙在何处?

指导读这几句话:“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投影出示)

(这几句话一问一答,观众说出他的疑问,作者解答对方的疑问。经过作者的解答,我们就可以知道京剧人物亮相既使京剧表演更加精彩、有可观性,也显示了人物的英雄气概。(投影出示)

观看京剧《霸王别姬》片段,留心演员的亮相形式。

 

四、质疑交流,拓展阅读

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过渡:学习到这儿,我们应该知道,京剧除了马鞭和亮相,有趣的知识还有许多。比如京剧的脸谱与人物分类、京剧的音乐、京剧的服饰等。

2.补充资料,出示一些关于京剧的关键词,让学生进一步领略京剧的魅力。

京剧的四大基本功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演员表演的四种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唱”,指的是唱功;“做”指的是做功,也就是表演;“念”指的是音乐性念白;“打”则指的是武功。

京剧的四大行当 人们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京剧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京剧的脸谱 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一般来说,红色脸谱代表忠义;紫色脸谱象征刚正;蓝色脸谱代表勇猛;黑色脸谱代表耿直;绿色脸谱表示侠骨义胆;白色脸谱表示奸诈、狠毒;金、银二色脸谱则多见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

京剧界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投票选举产生的,前四名依次为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梅、尚、程、荀四人在艺术上各具特色。(投影出示)

3.课堂小结:京剧虽然有这么深厚的艺术底蕴,但我们一提到京剧,首先想到的京剧爱好者是老人,年轻人喜欢京剧的却不多。有些人还说京剧是“老人的艺术”“过时的艺术”,其实不仅仅是京剧,许多传统文化都面临着被人淡忘的尴尬处境。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要多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真正走近它,才能体会它的无穷魅力。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也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课下搜集更多关于京剧的资料,欣赏相关表演。有条件的话,可以到现场去看一场京剧表演。

板书设计:              

                 京剧趣谈

      

                     实在的道具           

马鞭                   

虚拟的道具

 

                     静 

亮相    

              动  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