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

一、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
二、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复试分数线要求
从历年数据来看,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博报录比一般在10:1以上,竞争较为激烈,准备报考的考生一定要早作准备,科学备考。
三、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博参考书目
[英]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邹赞、孙柏、李玥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法]雅克·奥蒙、米歇尔·玛利《电影理论与批评辞典》,崔君衍、胡玉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苏]B·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苏]多林斯基编注《普多夫金论文选集》,罗慧生、何力、黄定语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苏]尤列涅夫编注《爱森斯坦论文选集》,魏边实、伍菡卿、黄定语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俄]C·M·爱森斯坦《并非冷漠的大自然》,富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俄]C·M·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富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法]安德烈·巴赞《奥逊·威尔斯论评》,陈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法]安德列·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黎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 电影精神》,安利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全彩插图第12版),焦雄屏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修订版),周传基、周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乌]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陈国铎、黎锡等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
[美]约翰·霍华德·劳逊《电影的创作过程》,齐宇、齐宙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美]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邵牧君、齐宙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美]D·G·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周传基、梅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美]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法]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增订本),郑克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苏]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张晓东译,南海出版公司2016年版
[英]理查德·戴尔《明星》,严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吉尔·内尔姆斯主编《电影研究导论》,李小刚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
[美]达德利·安德鲁《经典电影理论导论》,李伟峰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
[美]罗伯特·斯塔姆《电影理论解读》,陈儒修、郭幼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插图修订版),李迅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范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美]路易斯·贾内梯、斯科特·艾曼《电影简史》(插图第6版),焦雄屏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杨远婴、徐建生主编《外国电影批评文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版
[美]大卫·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增订版),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
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姚晓濛《电影美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陈晓云《电影学导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丁亚平《中国电影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年版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推荐阅读期刊:
1.《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家协会
2.《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
3.《当代电影》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
4.《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家协会
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地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温馨提示:参考书该怎么读才能更有效果?
(1)通读教材;
(2)研究真题,把握出题方向;
(3)真题结合教材细读,分析复习重点,琢磨该往哪个方向做笔记和思考;
(4)不断融会贯通,该记的一定要记牢,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该理解的要理解,最好不要死记硬背,融会贯通,对于教材所讲观点能有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
(5)除了看专业指定书目,还可以多看看所考学校老师的专著、论文;
(6)根据真题、复试题目等出题方向,找一些相关论文和好文章,记好笔记,多积累,多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
四、授课体系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核心参考书的框架体系建立和考点整合,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第二阶段:专题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给学员总结常考的专题,进行深化和凝练,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热点和出题人的论文
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押题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