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小学阶段运用Phonics进行有效拼读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9-12-21 11:30:38)分类: 课题研究 |
一、选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伴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和书写、阅读要求的提高,听写效果差、单词难读、难记成为了小学生学习英语单词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小学阶段主要把英语词汇学习的重点放在听说、认读单词上。小学低段的英语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在课堂上,教师经常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激发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但是低学段学生在英语读、写能力方面水平偏低。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便开始要求学生拼写、拼读单词和句子,学生并没有具备独立辨音和拼读单词的能力,记忆单词非常困难,只能靠死记硬背记忆单词,拼写困难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造成两极分化严重,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拼读,自然拼读Phonics进入了我们的视线。Phonics的重点就在于字母的拼读,训练学生听音辨字和看字读音的能力,帮助学生能自行拼读出大部分单词,快速而准确的念出未见过的生字,能解决现阶段小学生出现的学习单词的难题。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本课题实践意义
通过百度搜索“ phonics”(自然拼读)发现, phonics在北美已经流行百年,最早是美语系的国家为了教育学生学好自己母语而设置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将英语的26个字母的常规读音以及字母组合的常规读音归纳为44个音素,各因素组合成不同的发音。通过phonics的学习,让学习者建立字母与发音的直觉音感,有了这样的音感,看到单词就可以自然反应出发音;听到发音,也可直觉反应出单词的拼写。在英语词汇中,有87%的单词符合 phonics的拼读规律,phonics是教任何年龄学生尤其是2-14岁儿童学习单词最快、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美国儿童语言启蒙所采用的方法。在我国,有一套名为
PHONICS KIDS的自然拼音教材,是从美国原版引进的,是部分地区幼儿园学习英语的普及教材。
因此,我们提出了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单词的拼读教学研究——《小学阶段运用Phonics进行有效拼读教学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尝试把Phonics的教学方法用到实际的各学段课堂教学中,从根本上帮助孩子们行之有效地学习和记忆单词,帮学生们快速、准确、系统地掌握语音规律,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及单词拼读能力,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并试图引导学生进行快速大量的阅读,发展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总结提炼利用phonics进行语音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单词认读能力,帮助学生扫除单词记忆的障碍,解决长期以来学生单词拼读的困难,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拼读能力,具备简单的听写以及阅读能力,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主要内容
1、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类比、归纳、音图等),使学生学习phonics;
2、运用多种教学活动(歌曲、游戏等),使学生熟练掌握phonics;
3、运用phonics的相关联系,帮助学生巩固发音规律。
(三)重点难点
富有鲜明特色phonics各学段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使其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及基本的语音规则,激发能动认知,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四)研究对象
课题拟在各学段英语教学中铺开研究,帮助学生实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将音、形结合,更有利于记忆单词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和整理阅读能力。
三、研究的思路、过程与策略
(一)研究思路
此次研究按照文献资料——辨音与拼读前期测试——自然拼读法教学实验——问卷调查——辨音与拼读后期测试——结论分析的思路进行。
(二)研究策略
1、文献法: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查找有关语音教学及相关的文章,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从而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筛选加工,找准突破口,使之最终成为对研究有价值的信息。
2、行动研究法:把精心设计的phonics教学方案运用到实际的拼读教学中,达到让学生从感知发音到积累语感,轻松掌握拼读规律从而掌握单词的效果。通过不同学段学生利用拼读规律学习词汇拼读,对比先后在辨音测试和拼读测试方面的成绩,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通过对比测试结果,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3、调查问卷法:通过设计面向学生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phonics在英语拼读学习中实施的实际情况。问卷的方式有助于客观、正确地发现phonics运用在英语拼读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不仅可以提供第一手资料,也有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辅以测试、交流等多种手段,及时了解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为分析问题提供新思路,调查结果可作为研究的依据,不断优化拼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4、经验总结法:教师通过观察与研究,在实践应用语音教学中不断改进完善,不断地将教学实践、反思撰写成文字材料,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最终提出行之有效的一套phonics语音教学策略。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9年2月—2019年6月)
1)结合学科教学,明确研究方向,论证、制定研究方案,积极进行课题申报。
2)完成课题申报方案,形成课题研究计划,明确题研究方向,进行组员分工,建章立制。
3)订购相应的教育理论书籍,进行系统阅读,并撰写读书心得,为研究开展做足准备。
4)利用教研博客等平台及时分享、传阅学习资料,讨论交流,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Phonics理论学习。
2、实施阶段(2019年7月—2020年12月)
1)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行动研究,捕捉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记录存档。
2)扎实理论集中学习、集体研讨和课例研究,研究如何实现学生“见词能读”和“听音能写”等能力的策略方法。
3)通过调查问卷、测试、座谈及汇总等形式,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课题实施的评价。
4)不同学段赋予不同的侧重点:低——听说领先,奠定自然拼读基础;中年级——系统学习,夯实phonics规则以及立体呈现,激发phonics兴趣;高年级——丰富阅读,内化phonics规则。
5)根据实践结果不断调整phonics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6)进行各阶段分析小结,并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理论研究论文。
7)完成各阶段预期成果。
3、总结阶段(2021年1月—2021年9月)
1)整理课题资料,对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性评估,并撰写研究报告。
2)总结具有鲜明特色的语音教学课堂实践模式。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的相关展示活动及后续研究。
(四)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创新能力强,务实、好学、进取,教科研成绩优异,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课题组整体研究水平较高,且团队协作精神强。
2、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本课题将执行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如:组内互相听课、评课、理论学习、撰写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叙事、研究案例,形成阶段性研究总结等。
四、创新之处
(一)理论特色:国外的phonics教学经验多是建立在母语是英语的基础上,有些教学方法、方式等未必适合我国的英语教学。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识记单词、拼读单词,而目前的教学理论方法主要是依靠音标教学方法,phonics正好填补了词汇教学理论上的空白。本课题研究扩张了词汇拼读教学研究的范围与类型,使词汇记忆与英语学习变得简单易懂,phonics有效地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邱建华的《语音意识和阅读能力相关性实验研究》中发现,“语音意识训练和音形训练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音意识。”因此应用到各学段的phonics是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创新。
(二)实践特色:phonics教学的理论不仅能丰富英语教学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能为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指导英语教学实践;它打破了传统的音标语音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字母结合、音形结合方式,在较长时间内对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可在学习中发现和掌握音、形的关联和规律。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五、预期研究成果及社会效益
(一)成果形式
1、报告类(与课题相关论文、调查报告及经验总结等发表及汇编成册)
课题成员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不少于2篇,且课题负责人任第一署名作者的不少于1篇;课题论文在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得三等奖以上或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得二等奖以上不少于2篇,且课题负责人任第一署名作者的不少于1篇。
2、行动实践类(与课题相关研究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等发表及汇编成册,教学课例等刻录光盘等)
(二)成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