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论+实践,读书+写作——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9-12-19 17:45:09)
分类: 读书

一、 教师专业化成长离不开理论的学习

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理论的学习,不仅仅是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还包括英语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一个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发展教学专业知识,发展教学专业能力,这是成为好教师的基本要求。第二个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专业理想,发展教育专业思想,这是成为名教师的重要内容。第三个层次:在第一、二层次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专业品格,发展教育专业智慧,这是成为教育家的必备条件。

首先,教育教学理论,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研读理论、夯实理论基础,教学方法有理可循,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学习心理特征甚至是教师自己的教学心理特征也会了解,这也会有利于自己的教学。

其次,前沿理念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大块: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基础要素,文化意识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在夏谷鸣老师的讲座中,通过修订版与实验版的课标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研究课堂教与学的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面对“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让学习在课堂中真实地发生,使英语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读书+笔记+思考+实践,四者并行。基于理论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同时思考理论与实际的差距。那么就可以在学习中夯实基础,在实践和反思中成长。

二、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以往,我们常常说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或者教学技能,但一个合格的教师究竟需要哪些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该朝着哪个方向和目标去努力?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尤其是在学科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上,一直以来我并不是十分清晰。刘洪老师的讲座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老师有激情是不够的,从心理学上讲激情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相反的是心境。

三、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实践中的探究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如何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如何打好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面对学科核心素养,很难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日常教学中,教师会遇到各种问题、困惑或挑战。新课标倡导的理念由于缺乏相应的支持与指导,一线教师往往会感受到理论与客观实际之间存在的落差或不对应,有的教师对新课标理念落实不当,也有一些教师对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本质特征缺乏了解,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片面追求课堂情境化、语言实践活动形式化、盲目套用教学模式等现象,这些现象表明教师对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思考的不够深入实践落实不够到位。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到教学内容的精选?如何搭建教学的框架,如何实课堂上的‘依生而动’。

四、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对小课题的研究与开展

问题即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谓多而繁杂,但是很少有老师做到收集这些问题静下心来进行试验、研究。能够沉下心来去研究,坚持的去写,去做课题,我们不能把“教学”仅仅理解为teaching, 不能只强调教师和教学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和学习的作用。只有采取这种的教学方法,不仅强调教师的作用,同时也应强调学习者的作用,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我想分享建构主义倡导者Williams Burden说的话:

Learners learn what is meaningful to them.

Learners learn in ways that are meaningful to them.

Learners learn better if they feel in control of what they are learning.

Learning is closely linked to how people feel about themselves.

Learning takes places in a social context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other people.

他们认为学习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激活学生的内在知识系统,并提供给学生一个可进行探究的环境。

而这些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搜集问题、去研究的。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