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智慧型”的英语教师
(2019-12-19 17:42:28)分类: 读书 |
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如何与孩子们打交道并走入他们的心灵?如何帮助他们理解语言的学习过程?如何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成长空间?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临场”智慧与交际技巧,也需要我们有正确的“人本观”与课程观。所以,我认为当一名老师,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与学生相处,都必须使用上智慧。
教师是充满爱心的职业,教师要做一名爱的天使,这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夏丐尊先生也说:“教育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却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幸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然高尔基又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他告诉我们,教师不仅仅要成为一名爱心教师,还要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教育需要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容不得马虎。对孩子,言传身教,爱而不盲目,严而不苛,民主平等,文明和谐,共同进步。做现代智慧型教师,建立终身教育观是我们教师成长的任务和方向,也是时代的强烈要求。
人的业余时间要坐拥书城,与书为伴,营造自我书香世界。读书是成才的最好途径也是惟一捷径。每天给自己安排一点读书的时间,增加阅读量,要注意学习知识的深、广、新、专。深,是要通读英语教育理论、著作,理清其来龙去脉,并能利用理论来宏观指导实践;广,是要看各个领域的书籍,要看得杂,连学生喜欢看的书,我们老师也应该去读一读;新,是要多看各类教育报刊杂志,捕捉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掌握教改动态,了解教学热点;专,就是多看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书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微观上调控工作实践。
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习惯带给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其习惯养成更是意义非凡。
教师—— 一种充满智慧的人格特质!教师要有精益求精的学者形象,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是教学的内行,才会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教师的教学是要厚积薄发,厚积的过程是寂寞的,甚至是痛苦的,而薄发的过程是令人欣慰的。一个好读书,好钻研,有强烈求知欲望的老师带给学生的也必定是一个良好的学风。一个老师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有魅力。
反思自己的工作,我深深感到:当好一名教师,的确需要爱,那将是真诚的,深远的,博大的。但有了爱不等于有了教育,因为表达这种爱需要智慧。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爱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技巧,也可以说叫教育智慧。如果爱心不体现于日常教育中面对一个个具体难题所表现出来的智慧,这样的爱是空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