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菲是海子的学生兼女友
田晓菲是海子的学生兼女友。海子比她大七岁。田晓菲在北大学的是英语系英美文学,到美国后学的却是中国古典文学。按道理这很没必要,那么,有一种可能,是她在逃避海子。一者田晓菲才十几岁,对学业还有很大野心,二者海子身上肯定有一定让田晓菲感觉到了的悲剧气质。田晓菲出国留学给海子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可能也是海子自杀的主要原因,反之这也给田晓菲带来了很大打击,她无法想通像海子那么聪明的人为什么要自杀。好在她不久就走出了阴影,就是再也不想写诗,也不想回国了。海子生前曾多次鼓励田晓菲,说她只要一直坚持下去,就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田晓菲五岁出版第一部诗集,十三岁上北大时,就已出了五部诗集,其中《十三岁的际遇》被选为中学生课本。她自从出国以后国内对她少有报道,好在她与她老公一直在研究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也算对中国很有贡献。
田晓菲选择嫁给外国比自己大二十五岁的教授,也因为那教授是个天才。他曾在二十八岁那一年博士毕业,现为哈佛的中文系主任。他名叫史蒂芬·欧,中文名字叫宇文所安,他翻译编纂了大量中文诗歌,是美国的汉语权威。如果不是他的努力,中文课都有可能被哈佛取消了。这个教授和田晓菲的缘分还不仅于此,他们虽年龄相差很大,却同月同日同时生。她们的学业和婚姻曾被美国各大媒体多次报道,可以说是当年美国一大喜事。就苦了在天有灵的海子了。
田晓菲今年五十一岁,头发已经有点花白,但除了身为哈佛教授以外,还出版了好几部高分名著,比如《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秋水堂论金瓶梅》。她在这本书中说:《金瓶梅》读到最后,竟觉得实在比《红楼梦》更好——熟读《金瓶梅》之后,会发现《红楼梦》全是由《金瓶梅》脱化而来。只是《红楼梦》自始至终写得“温柔敦厚”,从来都在丑恶的情景上遮一层轻纱;《金瓶梅》却锐利清晰,极为摹写人心的复杂之处,探讨人性的深不可测。须得大智大勇,才能够真正欣赏与理解《金瓶梅》。除此之外,还有《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影子与水文
· 秋水堂自选集》(秋水堂是她的笔名)《九家读杜诗》《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一个少女成才的日记》等等。
我已买下《烽火与流星》和《秋水堂论金瓶梅》,日后准备再收集点资料,就写一篇关于的她的随笔,也希望各位缘友对这位中国美女天才多加注意,仅是看在海子面上也要对她多加注意才对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