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休闲 |
昔日洪水岭,也称为森林公园。但只有森林,并无公园影子。当年爬山,我们走一个多小时,除人们号称“百年老石路”的部分是石头路以外,其余都是泥土路,更没有什么亭台楼阁。同时,这条泥土路是我们十多位爬山老人在2003年自带锄头斧子,开挖出来才有的路。我们称它为“锻炼路”。
阔别五年,在朋友的陪同下今天重走“锻炼路”,据说二零一九年,国家投资修路建景区,洪水岭今非昔比,面貌焕然一新。从涟源火车站广场右行,穿过隧道,左侧上山,这里的泥土路,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由当地村民组织水泥硬化路面,每到“观音圣诞”,需收费才能上山。现在是花岗岩石路面,收费早已停止,路灯、亭阁随处可见。
爬山第一坡~人行道(阶梯)
新开的爬山第一坡~车道,但不允许开车上山。
今天我们未从爬山第一坡上山,而仍前行去法华庵(人们常说的“老庙”)
法华庵前坪也建了栏栅。
法华庵仍然是原来的样子,只将前门阶梯改造,加了栏栅。
从法华庵下山,原来的泥土路已成花岗石路面。
路边也有了亭子
从法华庵下山去达五亭。
达五亭原来已是危房,现已拆除重建,但式样不如以前雄壮威武,亭名尚未完成,是否改改其他什么名称,不得而知。
亭外亭,原来是没有的。
亭内实况
新开辟的达五亭上山路。
达五亭原来是蓝田至小冲的茶亭,原来那条小路已无人行走,现在改从达五亭再上山,通至我们称之为“百年老石路”。
下图:百年老石路路面改造的终点。图左仍见“百年老石路”原貌。
下图是“百年老石路”右转至我们称为“火烧山”(山林着火林木烧死,故称)的地方的亭子。
火烧山上山脊的路
新辟下山路
新辟下山路
新辟下山路下山
新路旁保持了老石路原貌
现有的纯老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