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2020-09-26 09:01:27)
标签:

普陀山

紫竹林

不肯去观音院

分类: 2017苏赣徽浙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2017年11月15日上午,天阴云厚,秋雨不断,温度10度左右。
        看完南海观音,原路折回,右转紫竹禅林、不肯去观音院等。
       普陀山紫竹林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位于普陀山东部梅壇岭下,面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
       明万历末年,高僧照宁在此修建“听潮庵”。清雍正、道光、光绪年间,广紀、仁亮、凈守等禅师续有修建,并改称“紫竹林”。清康熙三十八年御书“潮音洞”匾额,民国八年康有为题“補怛紫竹”匾额。1989年妙善大师主持修建,留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
       著名的“不肯去观音院”是最具代表的佛家圣地。不肯去观音院是整个普陀山建寺最早的地方。这里是普陀开山供佛之始,普陀山的观音道场也由此而形成。因此这里可是普陀山不能不游的地方。原来的古庵早已消失了,如今的建筑都是新的。

路上雨越下越大,游兴顿减。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来到了紫竹林
         紫竹林是观世音菩萨的住所。紫竹林,顾名思义,应是紫竹成林,但由于几经劫难,紫竹林遭到破坏。现在园林工人的努力下,已在原处新植紫竹3000余棵。经过精心培育,现已成林,重现了观音道场的紫竹成林的景观。        
       这里正在施工。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雨越下越大,成了暴雨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大悲楼
       大悲楼卧佛殿的卧佛,是一尊释加牟尼佛80岁涅磐时的佛像。释加牟尼像有很多种不同姿势的佛像,主要有坐像,立像和卧像三种。这个卧佛像呢是根据释加牟尼佛在婆罗双树间涅磐时的体态而塑造的,他面朝南方,侧身而卧,双脚直伸并拢,左手置于身体上,双目微合,很是自在安详。大悲楼的墙两旁画有释加牟尼佛从出生到涅磐的经过。     
       圆通宝殿前善男信女烧香敬佛,香火兴旺、游人如织。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前行到达天王殿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到达山门
       補怛紫竹林。是民国八年康有为题写的“補怛紫竹林”匾额。相传这里就是观音菩萨居住的地方。紫竹林禅院。大门两边墙上的精美砖雕“十八罗汉”,其中西侧的九位罗汉。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前行左转到达不肯去观音院    
      出了紫竹林禅寺的大门,对面的小路通向海边,这里有著名的不肯去观音院和潮音洞。远远就能望见不肯去观音院前面的观海亭。前方的澹澹亭。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
      这座小小的寺院就是普陀山的第一座寺院,叫“不肯去观音院”。它是普陀山佛教协会在2001年兴建的。原先这里是一座三面简瓦粉墙围着一个小小的院落,里面有一间小平房,是一座精巧别致的小型佛寺。这种布局在传统上叫做“茅篷”。相传,唐咸通四年(公元916),有个叫慧锷的日本僧人从山西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经普陀莲花洋时,突然风浪大作,连续三天都不能渡过莲花洋。慧锷以为观音不肯东渡去日本,于是把观音圣像搁置在“潮音洞”附近的礁石上,被当地居民张氏请回家中供奉。从那以后,普陀山慢慢发展成为专门供奉观音的道场。而慧锷也成了“海天佛国”的开山祖师。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2017浙江普陀山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


                                                                                                                            
    潮音洞                                                                
     一个天然的石洞,岩石旁刻着“潮音洞”三个字。它是由清朝的康熙皇帝御赐的,相传这是菩萨现身的地方。潮音洞这个名字呢其实是一语双关,一方面因洞穴日夜吞吐海潮,声音好象打雷一样;另一方面借“潮音”比喻“佛音”,每当有浪的时候,声音好象观音在讲经说法,又如千万僧侣在诵经,好象佛在讲 经,所以称之为“潮音洞”。这个洞是因为山石裂缝而形成的,从崖至洞底深大约有10米,这个洞的洞底通海,一半浸于海中,洞上方这两条缝隙形成的二门称为“天窗”,涨潮时,潮水涌入洞中,海浪和石头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好象打雷一样;而且晴天时,洞内像七彩霓虹闪现,非常壮观,这就是普陀十二景之一的“古洞潮音”。                                                                                                                                

禁止舍身燃指                                                                
      这块石碑,上面刻着“禁止舍身燃指”,这是明代万历年间立所。过去,有许多善男信女,用自己的手指当香烛,朝拜观音,以这种虔诚的形式求见观音现身,以求观音引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有人从崖上跳入潮音洞中。清代总兵蓝理为防止这种悲剧发生,就竖碑告示善男信女,不要违背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本意,劝人不要再做此类蠢事。   


 相传普陀山,山上有一个蛇王,率领它的子孙,盘据在这个山上,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甚么人也不敢来侵犯它的地盘。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变成一个老比丘,来向蛇王借山开道场,以广度娑婆世界的迷昧众生,蛇王为了要保持自己的权益起见,执意不肯。它说:‘这是我子孙万代帝王之业的根据地,怎么可以随便借给你和尚开道场,度化众生呢?’菩萨见蛇王蛮不讲理,也就不客气的说道:‘你有甚么能为可以大胆的拒绝我不借呢?’蛇王见菩萨问他有何本领占据不借,它说:‘我能现出原形来,围绕此山三匝。’菩萨笑而不信的说:‘你真能现原形绕三转的话,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本领,不能绕山三匝,那时又怎么说呢?’蛇王慨然的说:‘这是我平常绕惯了的,那里有不能的道理?假使我围不到时,我一定把山借给你开道场!’菩萨说:‘一言为定,不可失信。’蛇王挺起胸脯来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罢摇身一变,现出原形来是一条千年怪蟒,又粗又长,慢慢的开始围山,菩萨这时也运用神通妙法,把这座山慢慢的放大;蛇王围围围,菩萨的山也放放放,结果一匝还没有到,蛇头和蛇尾都连接不到。菩萨见蛇王无能为力了,笑著对它说道:‘现在你不能围绕三匝,还有甚么话说?山该借与我开道场了!’蛇王无可奈何的说:‘今天不知倒了甚么运,每次我都能围三匝,今天怎么一转都围不上?借是可以借给你,不过你也显一点神通给我看看,才能使我甘心认输!’菩萨说:‘那很容易!我手一指,这个地上的一块石头上马上能够现出紫竹来!’说罢用手一指,忽然那块白石上就现出无数的紫竹来,据说就是那块紫竹石。后来有许多朝山进香的男女们,都携带小紫竹石子,带回去做纪念品,这就是普陀山紫竹林的由来和出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