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座大山,就要亲眼去看它。了解一座大山,就要用手抚摸它。征服一座大山,就要用脚去丈量它。
喜欢上网看看雁荡山的户外路线,以便更加了解了这座大山。本文中徒步路线非自己亲自行走,仅仅自娱自乐,也可能有误。资料来源于网上的游记,在此借用。在此对原作者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原作者本人不同意,可告知删除。
先来看看雁荡山全图
一、雁荡四尖穿越路线
雁荡四尖指的是雁荡山脉一字排开的四个最高点,即雁湖尖(1004米)、凌云尖(1007米)、百岗尖(1108米)、乌岩尖(974米)。其中百岗尖位于灵岩景区北端,为雁荡山主峰,由三尖合成,东尖较低,西尖最高,海拔1150米。登临峰顶,可俯瞰全山风景。“雁湖日出”“百岗云海”令人神往。每年都吸引各地的驴友来挑战。当然现在有从灵岩通往百岗东尖的灵百线盘山公路,可达乌岩尖下,而且登山道也快修好了,估计主要用于军事用途,可能不让驴友通行,这是后话。
雁荡四尖穿越路线:雁湖尖->凌云尖->百岗尖->乌岩尖
雁湖尖
雁湖
雁湖在海拔1040多米的高山岗行,一名雁荡,徐霞客称之为“鸿雁之家”。古时雁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秋雁归时多宿于此”。徐霞客在游记中说:“雁湖顶上总计之,不止六洼矣,洼中积水成芙,青青弥望。”清人方尚惠咏雁湖诗云:“一望连天海,湖寒长似秋。空山归宿雁,乱获映苍洲。”
时变景迁,雁湖早已淤积干涸,雁湖冈上仅残留数处浅水塘,但因雁湖高居山巅,且雁荡由此湖命名,历来也为寻幽探胜之地,且岗顶可观日出、云海,景象壮观。望崇山峻岭,雾气缭绕;东海江海如带,全览清江源头;西向层山重迭,远至白云深处。最近又在扑船岩上发现清乾隆时“山海奇观”之摩崖。
蘑菇岩

凌云尖

凌云尖到百岗尖的路线
从凌云尖到百岗尖,先要下一个很深的坡,经过一段山岗,山岗的北面就著名的显圣门,南面是雁荡山大龙湫景区。越过两个山头后到达第三个连体渐高山头顶部后(途中一路有树枝砍迹作路标可寻),再往右山脊山梁一直往东穿越山梁灌木林地带约30分钟,到达一人高的矮竹叶林带,约15分钟穿越矮竹叶林带后就到达龙湫背顶端的防火带上,此处为三岔路口,防火带往右拐入下行到龙湫背因为我们要去百岗尖所以不要去走,往左正东方向沿防火带直上几个山岩山梁为直插百岗尖方向。
至百岗尖是沿一条狭窄的山脊。山脊上的岩石与其它山上的也大不相同,多成长方体或棱形,花朵状散开,不像大部分山上看到的是一个整体,好象是远古时期的什么植物石化后再表面风化而成。在山脊上行走就好像走在龙背脊上,左右两边都是悬崖绝壁。
前行约200米,有一坡度近75度的山岩石壁攀行直上有风险,抓攀点已有保护绳,驴友多时最好带条20米的保护绳作防范。爬上此山岩石壁后一直沿连绵山脊的顶部往正东方向攀爬过去,此段山脊行约需30-40分钟,左右山崖景观雄险,万丈悬崖景观一处接一处,有恐高症的驴友需特别注意防范此路段(另外大风大雨天气最好不要走此线)!
此路段下行段的最后段有户外部落设的一路标喷绘布。
我们登上一个山峰,再下到谷底,近60度坡度山脊岩梁的下完后,看到对面正东方向乱石堆堆叠而上的大山即是乐清最高峰(百岗尖顶西峰)了。上那座山峰需沿那堆自上而下乱石带的右侧边陲(有树植固相对安全)而上,先在此山底部右手山腰横过乱石堆,再在乱石堆的右翼尽量沿石堆带与绿色树林带的接合部的边沿攀爬而上,为防落石伤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2-3米距离以上。约半小时沿乱石带右翼爬过此乱石带的约3/4后,上部还需再切到左侧再爬近20分钟坡度约60度的山壁(因右翼灌木过密难穿越),有草和灌木可抓爬,到顶后可看到前方万丈悬崖下不知名的大峡谷,风景莫名的雄奇。
从白岗尖看凌云尖
箬竹山道
刀脊山背

乱石岗
百岗尖
百岗尖是由三个大山峰和几个小山峰组成,统称为百岗尖。

百岗东尖
乌岩尖
虽然是四尖穿越中海拔最低的山尖,却是四尖中最为险峻的山尖。随着雁荡四尖越野赛的举行,经过乌岩尖的线路穿越难度大大降低,以前需要一定的装备才能过去的乌岩尖,现在一般驴友只要沿着越野赛线路不用装备也能过去。乌岩尖号称空中花园,每年4、5月间,山顶百花盛开,整个山头成了花的海洋。乌岩尖西侧原来陡峭的山脊防火道,目前正在修建灵百线通往山顶的石阶步道。
1.大龙湫停车场->东岭->湫背村->龙湫背->茶园->竹林->垭口->山梁道
大龙湫附近村庄
废弃房屋
龙湫背
一条溪流涧,从百岗尖走向大龙湫必须要淌过这条溪流涧,这条溪流涧就是“龙湫背”,是大龙湫瀑布水的源头
下看大龙湫

竹林
山梁道看乌岩尖
2.乐清龙仙乡砩头->仙溪镇砩头水站->上山古道->雁湖林场->雁湖岗
仙溪镇砩头水站
雁湖林场三岔口

雁湖岗

3.
南阁古村->马家岭古道->山脊防火道->乌岩尖
南阁古村
雁荡山显胜门景区的入口处,在一条卵石铺成图案面的直街上,矗立着这五座牌楼。高高的大红匾上,分别写着斗大的金字楷书:“世进士”、“恩光”、“方伯”、“尚书”、“会魁”,显示着章氏几代人的功名和位。“世进士”牌楼,为章纶、章玄应、章朝凤立于嘉靖二三年;“恩光”牌楼,为章玄梅立于正德年间;“方伯”牌楼,为章玄应立于正德年间;“尚书”牌楼约建立于弘治初年,“会魁”牌楼建于正统四年,为章纶而立的。这五座牌楼的结构和形制,木石结构的三山顶重檐六柱(左右两主柱前后各添一柱支承出檐)的单间形式,脊饰龙吻,高约8米。两根主柱园角方形的石柱,四根边柱圆形木柱。柱子的基座用条石叠成,高约50公分或80公分。柱梁上的斗拱结构,颇具时代和方的特色。以“尚书”牌楼来说,它的正梁上有护斗14个,斗36个,木正梁的替下又有斗之个;两边柱头有护斗14个,斗24个;又有单下昂18条。牌楼群在清初作重修,但主体部分仍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
古道

远看乌岩尖
到达
4.雁湖乡长徼村->梯云谷梯云瀑->黑龙瀑->宝冠堂->双坑村->李家山->坳头->雁湖尖
雁湖乡长徼村
宝冠堂
宝冠堂位于穿越线路的一个三岔路口,是穿越路上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左侧通往垟车角方向,右侧通往双坑村。

双坑
双坑村有古道通往李家山方向,在垭口处可上雁湖尖。在双坑村也可直接下到雁湖景区。双坑到李家山古道的坳头(最高点)处是雁湖尖的山脊线,右边(东)是雁湖尖
5.净名谷景区->古道->公路->乌岩尖
净名谷景区古道入口
6.方洞->公路->乌岩尖
7.大龙湫->龙湫背->石门峡谷->雁湖岗
8.显圣门景区->十八洞->迷魂涧->瀑布->沿悬崖边行走->百岗尖
二、灵峰景区
1.灵峰景区停车场->右边的谢公岭古道->山梁路->鸣玉溪涧->灵峰景区(可省门票)
谢公岭
相传谢公岭建于南北朝时期,因谢灵运而得名。谢公岭就是条小山岭,三十来分钟就能完成,但它是宋代至明代进入雁荡山的门户,连结东外谷和东内谷。岭上有路廊和落屐亭,相传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曾经游经此地,并在爬山途中遗落了“谢公屐”。但谢灵运到底有没经过谢公岭至今并未被证实。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次游览雁荡,两次登上谢公岭。 明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十二日饭后,从 灵峯 右趾觅 碧霄洞。返旧路,抵 谢公岭 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梦溪笔谈>记雁荡山》:“余近观 潘稼堂 《游鴈荡山记》,言 石梁寺 南出,过 谢公岭 ,旧有 落屐亭 ,云 康乐
至此而返。
在谢公岭的山巅之上。可以看到灵峰景区
2.灵峰景区->将军洞->真际林场->马家岭垭口(进入真际林场、灵峰的会合处)->乌岩尖
3.灵峰景区->将军洞->真际林场->马家岭垭口->南阁古村牌楼(约2小时路况优,难度低)(反向走可省门票)
4.灵峰景区->白云庵->长春洞->观音洞顶峰(登顶无路须攀爬较危险高难度) (约2小时)
5.岭脚村->东石梁洞->谢公岭->灵峰景区(可省门票)
6.灵峰景区->将军洞->真际林场->南坑->百岗尖
三、灵岩景区
1. 净名谷门口->三折瀑->烈士墓后峰->觉性禅院->莲花洞->灵岩景区(可省门票)->方洞
净名谷门口
净名谷门口旁边有个石阶上山,可以逃票去三折瀑景区、灵岩景区。
四、大龙湫
1.大龙湫售票处前小石桥->东岭->梅雨瀑->罗带瀑->雁湖景区
售票处前右边有个小石桥,过石桥,进入小村,这边是通向百岗尖的路,走了不久,往左边绕,就进入景区,也是逃票线路。如果登顶,则继续上行。
五、横穿雁荡山
南阁古村->大岭->真济->灵峰景区->上折瀑景区->森林公园景区->莲花洞->灵岩景区->方洞->上灵岩->马鞍岭->能仁寺->东岭->雁湖景区
七、网上关于雁荡山毒蛇的报道。
朝阳嶂附近毒蛇
参考以下网友资料,并致谢
1.驴友北雁南行
2.宁波琥珀(宁波)
3.天井之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