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安徽九华山闵园慧居寺

标签:
九华山闵园古尼庵群落慧居寺闵园 |
分类: 2017苏赣徽浙 |


慧居寺寺内楹联远近闻名,非同凡响,其一:“前后三三参交凡圣,峰峦九九名重东南。”其二:“长江此仙堑,云海茫茫,时闻天风传塔语;九华真佛国,梵宫巍峻,日看神岭散炉烟。”对仗工整,文采飞扬,与满堂金佛交相辉映。九华山众多观音像中,慧居寺所供奉的这尊观音是唯一一尊男相观音菩萨像,也是国家重点文物!藏经楼下置九天圣母殿,为全山独有。
始建于清代。清末住持僧仁琳曾扩建寺舍。
1938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扩充寮房,安单接众,始具丛林规模,易名“慧居禅寺”。
1943年住持僧为果乐法师。
1948年住持僧果宽法师。
1953年住持僧理空法师。
1982年重修殿宇。
1984年所有佛像上漆贴金。
1983年,该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1986年僧悟禅受九华山宗教局及九华山佛教协会委派住持慧居寺。悟禅法师入寺住持之后,寺院变化较大。1988至2004年的十六年间。悟禅法师主持维修了大雄宝殿及所有寮房,募建了山门殿,韦驮殿和藏经楼。山门殿建筑体现了江南山地寺院依山就势的“都纲式”建筑特色,依其功用,依其地理,建筑在大雄宝殿右后方通往天台的石板大路旁。韦驮殿建在大雄宝殿正前方,石板大道从两殿之间穿寺而过。藏经楼下置九天圣母殿,为全山独有。九天圣母传说是天上的娘娘,本属道教传说,佛道相融也体现了九华山文化特色。
悟禅老法师享年近百岁高龄,于2013年12月31日肉身火化,次日结得五色舍利花,是九华山近上百年来唯一一位烧出五色舍利的有道高僧。
慧居寺地图

山门
高处看韦陀殿和大雄宝殿。在殿前平台俯视山谷,眼前是一片碧茫茫绿色的海洋。回首望寺后群峰竞秀。远眺东南,金鸡峰、狮子峰、美人峰,加冠峰、花瓶峰等,争奇献巧。看那加冠峰,似古代官员冠冕;金鸡峰如金鸡报晓,如至天台峰上看它,则又变成一只绵羊,所以也有人称金鸡峰为绵羊峰;花瓶峰的位置在天台峰下,是两座高峻的石峰,状如一对石笋,从寺后看去,如一对花瓶,名为花瓶峰;在寺后处还可看狮子峰巍峨雄伟,犹如一只凛凛雄狮、而狮子峰对面的美人峰,则显得娉婷袅娜,楚楚动人。山间古刹钟声,香烟缭绕,灵秀幽静,古木参天。山间秀溪萦环,银瀑飞,景色迷人。优美传奇的舒印月和九子泉声更富山水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韦驮殿
韦驮殿建在大雄宝殿正前方,

韦驮殿除供奉韦驮天尊之外,楼下特别供有一尊九华山唯一的神异僧杯渡行者塑像。杯渡和尚是最早于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将佛教传上九华山的僧人。


韦陀殿大门正对着就是大雄宝殿,中间的石板路就是登天台寺的道路,登山路在大雄宝殿门前,也算是慧居寺的特别之处。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供奉的三尊大佛分别是: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消灾延寿药师佛和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后两侧供的是坐于青狮、白象坐骑上的文殊、普贤二位菩萨。殿内两侧供的是清代塑就的十八罗汉。其塑像技艺十分精湛,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
后面是地藏殿和观音殿
地藏殿供奉的是金地藏像。
观音楼

男身观音像



观音殿的后面是1997年在大殿南山坡建藏经楼和山门殿,宫殿建筑,气势恢宏。
广场内的放生池

藏经楼
藏经楼则依照佛制,建在寺院后方。

藏经楼下置九天圣母殿,为全山独有。九天圣母传说是天上的娘娘,本属道教传说,佛道相融也体现了九华山文化特色。。

九天圣母。
应捐建功德主的要求,还在慧居寺藏经楼下供有一尊九华山唯一的道教神像——“九天玄母”圣像。这是九华山中佛道教相融的最好见证。


藏经楼的对面,就是山门殿。
慧居寺山门殿依制供奉当来下世弥勒尊佛。


从山门殿出来,可以继续登山,到天台寺。
后一篇:2017安徽九华山天台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