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20-09-09 13:10:56)
标签:

留侯府

上清古镇

长庆坊

泸溪河

天师祖庙

分类: 2016浙闽赣徽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年8月10日,星期三。温度30度以上,蓝天白云,能见度佳。
       上清古镇对我来说,整个游览非常不愉快。上清古镇大门口站着一些自称导游的人,非常热心的引领前往,一旦把你引导长庆坊,就赶紧撤退,进入长庆坊,在所谓的为您着想的道士的诱导下,您不得不掏出人民币,反正您掏,还是不掏,您都感到非常的不自在,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连隐士们都难免落俗。
        第二个是指示牌不清,上清古镇大门、留候家庙、天师府、大上清庙等景点之间距离过远,而指示牌几乎没有,尤其是从天师府后门出来,尽然没有指示回去的路牌。
        本次旅游路线:景区大巴车>上清古镇入口->长庆坊->上清古镇->留侯府->天师府->后门->古镇街道->返回上清古镇入口->正一观->景区大巴车->象鼻山南门->桃花洲->坐船摆渡返回->仙水岩售票处->景区出口->宾馆。

从正一观到上清古镇距离比叫远,坐空调中巴车20分钟到达。
路上的景色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坐景区大巴车到达上清古镇村外泸溪河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码头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坐车到上清古镇入口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这个“道”非常值得玩味。
它苍劲的笔画和字体结构,蕴藏着一只斑斓的猛虎和一条腾飞的苍龙,苍龙上又像坐着一个人。大家尽可以琢磨其中的意味!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长庆坊
      高大的古树旁,有个长庆坊是三坊之一,另两坊是五通坊和中坊。
      长庆坊是金元时期四大医学家之一朱丹溪的庙宇,当地人俗称朱老爷庙。位于上清古镇西头的长庆坊内。清代,上清镇的居民区划为三坊:五通坊、中坊和长庆坊。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长庆殿初建于元代,几经修复。现在门上镶嵌的门额刻有“长庆坊”、“灵钟星岳”等字样,均为清康熙、雍正年间重修时留下来的。由于整个庙宇不大,仅分正殿、偏殿两部分,占地约三亩,砖木结构。正殿于民国十四年(1925)重修,东西两侧各开一个天井,作采光之用。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正殿
      正殿内塑的是朱丹溪夫妇、子女像,共四尊。这位朱老爷,并不是上清人,也不是江西人,而是浙江义乌人,因为世居义乌的丹溪,所以被尊为“丹溪翁”,原名朱震亨。他早年习儒,后改习医学。他提出了“相火易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观点,强调治病“不拘于古方”,影响很大。他晚年广招门徒,加以不倦的教导和传授,以造福百姓。他为人诚实正直,淡泊名利,医德高尚。皇上征他入宫,他不为所动,坚持行医乡间,服务最需要医生的百姓。他多次来上清一带治病救人,深得上清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所以上清镇的群众修建庙宇来纪念他、祭祀他,并且演化为一种节日民俗。每年的正月十五,当地老百姓都要抬着朱老爷夫妇的塑像游行,以示纪念,以求赐福。到了农历七月廿二日,这里就要举行类似于北方庙会一样的漾会,四乡群众赶来参加物资交流,观看文娱活动,以纪念神医朱老爷。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这样,他们把有恩于己的人当作神来纪念和祀奉。中国道教所祭祀的神祇中,有很多这样的人物。
       朱老爷紫铜色脸色的来由。
       传说当时的皇后得了一种怪病,怎么也治不好,皇帝就下令召朱震亨来诊治。经过仔细检查,朱老爷找到了皇后的症结所在,考虑到皇后久病体虚,下药太猛吃不消,于是决定慢慢调理。他计划用100副药来把皇后彻底治愈。用了99副时,还未见明显效果,性急的皇帝认为朱老爷犯了欺君之罪,下令将其斩首。朱老爷怎么解释,皇帝就是不听,于是朱老爷急红了脸,由红转紫,最后含冤赴死。朱老爷死后,皇帝命其弟子继续为皇后治疗。弟子只用一副药,就把皇后治得红光满面,完全康复。其实,弟子所用的药,就是朱老爷的最后一副药。本来,把朱老爷的100副药服完,皇后的病就自然痊愈。可惜就因为这最后一副药,断送了一代名医的性命。百姓听了无不悲愤。在为他塑像时,就特意将他的脸塑成了紫铜色。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偏殿内供奉地藏王及送子观音像等。右边有大雄宝殿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上清古镇,这些沿街的店都在重建,重建完以后就商业化了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上清古街上。两边是古色古香的商家店铺,脚下是鹅卵石铺成的街面,街面中间的长条青石上,有着深深的、长长的车辙,这是当年的商贩脚夫们推的独轮车,年复一年地磨刻而成的!走在这样的古街上,大家是不是觉得古镇风韵扑面而来?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古街沿着泸溪河而建,全长约1500米,东西走向,横贯全镇。沿街两边的店铺,都是砖木结构,一律坐北朝南,排列整齐,但细看却又有错落,不在一条直线上,当地人称这种建筑方式为“兜财屋”。如果房子建在一条直线上,就叫“流水屋”,财运就会随着流水流走。所以,当地人建房,总是要将房角凸出一些来,希望永远留住自己的财运。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古街临水的一面,都修建成吊脚楼,河水就从楼下流过,这就在泸溪河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江岸景观。吊脚楼既方便了居民用水,又争得了房屋建筑的空间,同时保证了河流的畅通无阻。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古街上尤其要提及的是上清豆腐磨坊和古镇铁匠铺。
       上清豆腐历史悠久,风味独特。远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沂阳镇时期,上清豆腐就镇上的一道特色佳肴。当时镇上豆腐磨坊林立,豆腐行销四方。上清豆腐具有鲜、嫩、爽、滑、白、香的特点,滑而不腻,脆而不碎,没有豆腥味和石膏味,无论煮、煎、焖、烧、炸,皆可口宜人。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上清镇用膳,他对一道名为“黄袍拜君王”(即黄芽头鱼煮豆腐)的菜赞不绝口。回到京城,还特意下旨召上清厨师进京传艺呢!老一辈革命家朱德、邓小平路过鹰潭,特意点名品尝了上清豆腐。
上清豆腐之所以好吃,在于它采用当地的优质黄豆为原料,以泸溪河水浸泡和磨制,并且用传统工艺方法加以精心制作。这样质量上乘、风味独特的佳肴,大家可千万不要错过哦!
       铁匠铺子在上清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了。在上清古镇,炉火红了一千多年,叮叮当当的声音响了一千多年,它是古镇风韵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天师祖庙
       接着来到了天师祖庙,天师祖庙又叫留侯家庙。內供奉由祖宗张良及张道陵第一代天师至第六十三代张恩溥天师的神位,是道教的祖庙。里面供奉的主神像正是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被世人尊称为“张留侯”,而张道陵天师正是张良的第九代孙。
      牌楼,上书"天师祖庙"四个大字,看上去牌楼很新也精美气派。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庙门有"留候家庙"的字样,门窗雕花鸟鱼虫,小归小还算古色古香。
      留侯就是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建立西汉政权的军师张良。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刘邦封为留侯,世人也习惯于称张良为“张留侯”。那么,张良的家庙为什么会建在这里呢?这事听起来离奇,但实际上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张天师就是张良的后代,而祖天师张道陵是张良的九世孙。这副楹联说得非常明白:
子房勋功御封留侯;
张陵传道敕赐家庙。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留侯家庙原名“真懿观”,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由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奉敕兴建,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重修,清雍正七年(1729)改额“留侯家庙”。家庙占地面积1042平方米,建筑布局分为头门、二门、三门、中门、上殿等五个层次。可惜头门和二门毁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
 迎送殿上的这块匾额,“玉相真仪”是唐玄宗皇帝的语句,称赞张天师超凡脱俗,不同凡响的真人仪态。上殿内供奉着汉留侯张良和第一代、第三十代、第四十三代天师塑像和历代天师牌位。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留侯家庙的节庆祭祀礼仪
每年的正月初一,张姓家族都要来家庙祭祀祖先。张天师乘轿来祭祀,然后,各家族按辈分大小入庙朝拜。朝拜仪式结束后,由族长主持分饼仪式。饼有“丁饼”和“功名饼”两类。丁饼人人有份,每人两个。功名饼按照学位、地位来分配。学位高、地位高的人可以分到几十倍的丁饼,担任高级官员的可获得在庙中挂匾的奖赏,考上国立大学的,还可以分得良田十亩。这一制度,目的在于鼓励张氏后裔努力读书成才,建功立业。
每年的清明、冬至,天师也要来家庙聚会、聚餐。外姓人也随时可来此朝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2016江西龙虎山上清古镇1留侯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