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20-09-08 17:42:21)
标签:

黄山

梦笔生花

始信峰

笔架峰

分类: 2016浙闽赣徽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年8月14日,星期天,温度30度左右,天晴天蓝,白云青山,能见度佳。
        黄山始信峰在黄山北海散花坞东,凸起于绝壑之上,为36小峰之一,海拔1683米。这里巧石争艳,奇松林立,三面临空,悬崖千丈,云蒸霞蔚,风姿独秀。相传,明代黄习远自云谷寺游至此峰,如入画境,似幻而真,方信黄山风景奇绝,并题名"始信"。后渐名传遐迩。登峰环顾,确有"妙不可言,说也弗信;岂有此理,到者方知"之感。"始信"之名,千载叫绝。峰腰西侧有密集参天的大松树沿坡丛生,苍劲多姿,奇态万状,故俗称:"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此峰与东南一峰中隔丈许,古时曾断木为桥,游人手扶"接引松"而渡。如今已建石桥,名为"渡仙桥",接引松依然挺立在桥畔。
      此峰小巧玲珑,风姿独秀,历史上文人雅士,登峰饱览山景、饮酒抚琴,故此峰又有琴台之称。峰前有古松名"聚音松"。始信峰上妙景天成,古迹甚多。明僧一乘大师,曾在峰顶建"定空室",仅一席之地。明末民族英雄、歙人江天一,隐居黄山,在此独坐抚琴,抒发情怀。他在峰顶上曾有题刻,后已佚失,当代学者李一氓特为补书"寒江子独坐"五字,并作题记,刻于石上。江天一的后裔江丽田善诗擅琴,于清乾隆年间隐居始信峰。至今江丽田琴台遗迹尚存、立于峰上。民国人博增湘有诗赞美始信峰:"峰奇今始信,不负此峰名。下瞰散花坞。峰峰玉琢成。摩霄无鸟过,架石有松横。我亦嗟才尽,空劳赠笔情"。
      去黄山始信峰的路多为上坡,山顶好几个且面积偏小,都挤满了人,以至于始信峰顶就在眼前,却被人挡住,不能看到,搜寻望海松几次未果。好在有录像的习惯,倒也能找到。梦笔生花远没有想象的好,也许由于逆光,也许由于站在高处,也许由于旁边松树茂密,夺了气势,倒不如三清山的松树的霸气。
       这一段路上要注意黄山奇松,黄山松一般只在一边长出树枝,且能够在岩石中生长。黄山松有非常发达的根系,其根所生长的范围也许比它的枝干还要大。松树根上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可以与花岗岩作用,并将岩石中的钾盐吸收。这就使得黄山松可以在极其贫瘠的岩石上顽强生存。因为这种品质,许多文人纷纷写诗赞美黄山松的杰出精神。  
     此博文游览路线:始信峰->折回下行->连理松->右转下行>黑虎松->梦笔生花 ->笔架峰->北海宾馆

沿路右上前行,向始信峰前进。 
       黄山始信峰雄踞险壑,竖立如削,三面临壑,悬崖千丈,峰顶拳拳之地,近揽远眺,面面受奇,古有“黄山之雄甲宇内,幽秀灵齐聚后海”之句,更有“始信黄山天下奇”之誉。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去往始信峰的山路陡峭, 到达一个观景台。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卧龙松
       十大名松之一。在始信峰南侧悬崖石壁,位于探海松上方。树干在20厘米处分为两枝盘曲生长,似苍龙卧坡,角崭髯张。树高2米,胸径30厘米,枝下高0.3米,冠幅3.5米×5.8米。树龄约300年。在深翠而素雅的色调中,卧龙松别具风姿。它全长14米,主干8米,围粗l.2米,全身披满鳞甲,出土后贴地而长,左曲右折,蜿蜒8米后,昂首向上,似卧龙欲腾飞凌云,故名卧龙松。横生于卧云峰东侧悬崖石壁中。在树干20厘米处,分两枝盘屈生长,顶枝反侧融为一体,作伏卧状,昂首挺立,颇有苍龙凌波之势!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小迎客松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继续攀爬,到底始信峰顶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远观白鹅岭
       白鹅岭在白鹅峰与贡阳山之间,是东海与后海的分水岭,是黄山风景区后山的重要地标。白鹅岭位于北海景区最东边,是观东海云海的最佳处。老云谷索道的上站就坐落于此。新云谷寺上站也有路直通白鹅岭。
    白鹅岭南悬岩若壁,岭头建有701电视塔,如岭标矗立山头云雾之间。岭南下道沿壁辟有石级山道,因有400多个台阶,俗称“四百踏”。从岭头下“四百踏”可至云谷寺,即云谷索道下站。从岭头右行可至始信峰。
    今人有诗:“崖壁千般峻,岩泉百丈深。不愁行路险,山水有知音。”
    云谷索道途中景点“喜鹊登梅”处有一株“梅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松状若古梅,其旁有巧石形如喜鹊,松石结合,成为一景。
    白鹅岭往701电视台途中,有一株松树如绿孔雀昂首挺立,一枝屈向白鹅岭,犹如孔雀翘首。其后数枝如雀尾与雀翅,整个形状如孔雀正欲东南飞去。故名“孔雀松”。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继续前行,到达一处摩崖石刻,刻有接引松
       接引松黄山十大名松之一,接引松所在的名景区始信峰三面临壑。
       桥头有一老松,侧向对崖伸枝如臂,似要为人引援。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三,始信峰三面临壑,唯有东南与另一峰相隔丈许,早先断木为桥,以渡游客。
      此松生于两峰隔谷边缘,清人刘大櫆记述:“北岸有松,横枝直抵南岸。”似在接引游人。后改木桥为石桥,名“渡仙桥”,游者仍扶此松枝过桥。接引松树高4米,胸径30.5厘米,冠幅3.5米×5.5米,树龄约500年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傅增湘留题
        刻于始信峰渡仙桥畔悬崖上,全文如下:“黄山之胜甲宇内,幽秀灵奇聚于后海,始信峰、清凉台尤为奇特。廿年节屐,踏遍千峰。若衡华台庐,亦号钜观,而难兼众美,登临极览,赞叹俱穷,聊举领要,以告来者。乙亥(1935)四月江安傅增湘重游题石。同游者长汀江庸,绍兴周肇祥,贵阳邢端,嵊县邢震南”。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远观探海松
     探海松,又名小迎客松。它立于卧云峰陡腰,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这棵松树有一斜伸向下的长枝干,犹如伸往海里的手臂。
探海松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远看北海宾馆,锦秀多姿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远看光明顶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原路折回下行到开阔处,有小桥水池,旁有一松,为连理松。
       连理松黄山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自“黑虎松”去“始信峰”途中左侧。海拔1630米处,树高20多米,在离地2米处树分两干,并蒂齐肩,其粗细、高低几乎一模一样。携手同游的恋人经由此树,都要在这里留影,让古树为幸福爱情作证。连理松旁50米有座小桥,是寄挂情人锁的首选地。树高20.6米,树龄约400年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到达黑虎松
        生于白鹅岭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处,为黄山十大名松之一。传说狮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时,见一黑虎卧于松顶,后寻黑虎不见,只见古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且冠盖浓绿近黑,似一黑虎卧于坡下,故名“黑虎松”。该松枝稠叶密,遮天闭日,覆盖面积约百余平方米。树高8米,树龄约450年。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龙爪松
     连理松前行,过一小拱形石桥,上坡约百步即见龙爪松。龙爪松是一株约四百年树龄的古松,树高12.5米,其根系粗大,主根深扎岩中,另外五根粗壮的支根,全部裸露在外,呈扇形伸张,遒劲有力,状若龙爪,甚是别致,故名。游人过此,无不赞叹。这是黄山诸多的松树中唯一因根系裸露而闻名的奇松。有《蝶恋花 · 龙爪松》词咏之:“今岁寻芳依独早,涉涧登峰,路峭香岚绕。叠嶂穿云泥土少,奇松根露似龙爪。叶翠枝盘峰上峭,迓客殷勤,来往游人笑。林密山高多好鸟,相思对对鸣树杪。”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前行岔口右转,下行,远观雨伞松
       年5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登上黄山,沿途一棵状似雨伞的黄山松引起了安南的注意。安南说:“我看这棵松树特别像一把雨伞,能不能叫它雨伞松?”陪同安南访问的黄山市市长李宏鸣也高兴地说将这棵松树以安南秘书长的建议命名。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下行到底,有一观景台可看,梦笔生花
        黄山奇松之“梦笔生花”位于黄山北海景区的散花坞。在散花坞山涧深谷有一根崛起的擎天石柱,石柱下部直立部分圆滚修长,酷似笔杆,顶端如锥,好像毛笔尖,一棵古松生长在石柱上面,绿荫一团,好像一朵鲜花开放在毛笔的顶端,因此人们称此石柱为“梦笔生花”。
       “笔尖”上长着一棵盘旋曲折的黄山奇松,松枝伸展,犹如盛开的花,故得名。
       传说古代文人墨客若文思枯竭,只要到此一游,便会茅塞顿开,妙笔生花。
       这里流传关于诗仙李白二则传说:
       传说一:有年春天,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度潇洒,便上前施礼,请问尊姓大名。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
        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酒,还拿来一些文房四宝。长老亲手盛满了一杯酒,双手捧上,敬给李白。李白慌忙还礼,双手接过,一饮而尽。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及小和尚们分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宇,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那毛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
       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的黄山奇松“梦笔生花。”
       传说二:一天深夜,李白睡意朦胧中,一边吟诗,一边随风飘到了一座海上的仙山。只见四周云海苍茫,花木葱茏。李白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正在这时,一支巨大的毛笔耸出云海,足有十多丈高,像一根玉柱一样。李白心想:“如果能得到这枝巨笔,用大地作砚,蘸海水为墨,拿蓝天当纸,写尽人间美景,那该有多好。”
        就在他浮想联翩之时,忽然听见一阵悠扬悦耳的仙乐,并有五色光芒从笔端射出,接着在笔尖开放出一朵鲜艳的红花。那支生花笔渐渐移动,朝着他飘然而来。李白眼看那支光芒四射的生花妙笔越来越近,便伸手去取,当快要摸到粗壮的笔杆时,不觉惊醒,原来是黄粱一梦。
       李白梦醒之后,反复回想梦中情景,总想不出是在什么地方。他决心遍访名山大川,寻找梦中仙境。后来,李白云游到黄山,一见这支生花巨笔,不觉失声大叫:“以前我梦中所见的生花巨笔,原来就在这里。”
       自从李白见到“梦笔生花”后,名诗佳句便源源而出,一发而不可收。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不远处就是北海宾馆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2016安徽黄山2始信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