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十七回看贾政对宝玉的态度安婉宁
(2019-02-14 19:30:42)《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宝玉与其父贾政有了全书第一次大篇幅描写的交流,而贾政对宝玉的态度也可从中窥得一二。
如果粗略阅读的话,贾政对宝玉所作之诗联似乎嗤之以鼻,声声喝骂,句句嫌弃,对宝玉不留余力地加以抨击。比如:
·
贾珍在旁边说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吧。”贾政道:“他不曾作,先要议论人家的好歹,可见是个轻薄东西。”
·
贾政一声断喝:“无知的畜生!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旧诗,敢在老先生们跟前卖弄!方才任你胡说,也不过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
· 贾政听了道:“更是胡说。/更不好。/畜生!/……”
· 未及说完,贾政喝道:“谁问你来?”唬得宝玉倒退,不敢再说。
·贾政拈须沉吟,意欲也题一联。忽抬头见宝玉在旁不敢作声,因喝道:“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
从书中也可知,贾政对宝玉不喜读书而终日在內帏厮混的行为多有不满,对宝玉不能承担自己的事业感到十分失望,痛恨宝玉的离经叛道,因此父子关系十分紧张,矛盾冲突尖锐。贾政对宝玉应该是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对宝玉的要求十分严格。
但事实上,如果仔细阅读的话,我们可以看出贾政对宝玉也不是只有失望和嫌弃。比如,宝玉拟了“曲径通幽”一题时,众人盛赞,书上写道:贾政笑道:“不当过奖他。他年小的人,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还有,当贾宝玉为亭子起名“沁芳”并作出一副七言时,贾政虽未夸奖他,却“拈须点头不语”“点头微笑”;以及,当宝玉提出“有凤来仪”时,书上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蠹测”矣。”
仔细品味语言,我们不难看出,在这几处贾政对宝玉是有着赞赏的。不论是点头微笑,还是最后那句仿佛批评的隐晦赞赏,都隐隐透着贾政对儿子的满意之感。但贾政碍于封建大家长的颜面,始终拉不下脸真诚地夸赞自己的儿子,以至于宝玉的自信心一再被他打击,父子关系也难以融洽起来。另一方面,我想贾政不夸宝玉,还有想令宝玉不自满、不骄傲的苦心。贾政对宝玉是有着极高的期望,甚至把他当作家族复兴的关键的,因此贾政对宝玉的学习想必也极为看重,怕宝玉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可以说,这几句话里面隐藏了一位父亲的苦心。
老太太对宝玉只是一味宠溺,王夫人对老来子宝玉也是十分溺爱,在这两个“白脸”的对比下,贾政不得不扮演起了“黑脸”的角色。因此,他的所有行为,都是建立在希望宝玉往好的方向发展、让贾家的荣华延续的意愿基础上的。但是,他的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角色注定会与宝玉封建礼教叛逆者的身份爆发尖锐的矛盾冲突。因此我认为贾政对宝玉的态度应该分为两个角度:封建家族的大家长,和一个父亲。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是贾政对宝玉的复杂感官。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欢迎提出意见。
前一篇:红楼梦品读王熙凤孙圣鉴
后一篇:红楼梦读后感(张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