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行记(四)初识拙政园
(2025-01-20 21:41:58)
标签:
教育 |
二十号的早晨,变想去苏州赫赫有名的拙政园与看一下。
拙政园的大名,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听地里老师说过,算是江南园林的代表。而拙政两个字,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园主虽然自谦,说自己的政绩是拙政,但是,这种想法并没有让自己的政绩得以延续,明清两个朝代还是陆续的灭亡了。看来,江山的巩固,并不能靠文化氛围的熏陶,自我的警醒,靠的是政治制度,特别是清明的制度。
我们是乘坐地铁辗转到了拙政园的,但是,在遇见拙政园之前,却先是看到了忠王府巨大府邸,让我对忠王李秀成肃然起敬。李秀成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著名领导人物,他的府邸在这样一个风水宝地,看出,忠王和老百姓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我们是花了70元钱才购得进入园区的门票的。我知道,拙政园本是一个江南的个人园林,历经几个朝代,几个重要人物的变迁。经过他们的不断的修葺,完善,特别是新中国后的整修,才让我们看到了如今拙政园的美丽景象。
进入拙政园,犹如进入了一个旧时代的大户人家。亭台楼阁,流水潺潺,移步换景,每一个景点都有它独特的妙处,每一个景点都有它特有的原因。只不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门外汉来说,更多的是观看、浏览每一个景点,观赏每一个特色的景致。
园中的每一处景点,都渗透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就是福禄寿喜的美好祝愿,就是对平安的良好祝愿。在园区的的地上,用石头摆列着中国的寿字,显然是为了祝福园区的主任健康长寿;旁边还用石头摆成了五个蝙蝠的形象,象征着中国的五福。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园区到处可见,显然是为了表达对于未来的更加美好的期望。
园区中的每一个景点,都和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干系。江南夏季多雨水,因此亭台楼阁的建设,都是为了防雨而建造的。即使字这样一个园区里面,也有溪水缓缓的流动着,水面不深,绿色,清澈。园区中的一切陈设都和水有关,或亭台观水,或走廊避水。甚至,园区里的井,也是和水一般深。让园区中的景致充满了生命的旺盛色彩。
园区中的每一个景点,都是一副画。园子的每一个主人都有着自己强烈的特点,例如,大才子文征明就是其中的一个主人,他对绘画有着十分的研究。因此,在建设园区的时候,每走一步,就是一副美丽的山水画卷。从大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副美景,山水相映,园区的拱门别有情趣。有游客身着汉服在拱门里照相,本身就是一副极致的画面。
在园区里,我们逛了大约两个小时左右,才走出拙政园。但是,园区的广大,却反映了园子的主人和老百姓的距离越来越大。拙政园本就是一个私家园林,他的建筑规模,不是等闲人家才能修建了的。但是,到了今天,这个园区成了供人们游玩的一个美丽景点,恐怕也是当时建造的人也没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