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从教记22:一次没用平板的上课
(2023-11-28 21:37:40)
标签:
教育 |
每次上课用幻灯片,似乎对教师来说已经成为了习惯。幻灯片的好处自然是存在的,课堂容量大,直观性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完全可以跟着幻灯片走,课前的备课需要充分才行。它的坏处就是对幻灯片的依赖性太强,设计不好的,单纯的成了知识的堆积。没有了板书设计,没有了知识的汇集。总体来说,幻灯片的好处是大于坏处的,这毕竟是高科技下的产物。对于高科技的产品,只要利用好了,就绝对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今天的这堂课,就是一次没用平板上的课。在课前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好了。两个班的进度几乎是一样的,过程一样,结束的时间点也是一样的。不如用同样的节奏来回顾一下。
第一个阶段是上周末下发的试卷,当时,已经发了答案。这节课,就来讲解一下重点知识。讲解试卷,一直是我的长项。这次也是,对于第16题,20题的答案讲解。我做的十分的透彻,对于各个选项错误之处,也做了十分细致的描述。其余各个题目也是这样,讲解的十分彻底。总体而言,这份试卷的难度要高于期中时间。因此,在讲完试卷之后,就让学生诵读这份试卷。读了一遍就停止了,原因是时间不够。缺憾则是,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提问,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到底如何,自己实在是不得而知。
第二阶段是识记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过程。这个是在上次上课的时候,已经记在课本上了。这次仅是诵读,背过之后,在作业本上默写。默写的检查方法,一直是我喜欢用的。这种方法,最为直接,实在,能够全面的锻炼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三阶段是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复习。这册课本的开始,还是比较简单的。简单的根本不用多用时间来复习,才去的策略是用自己下发的提纲。依据提纲,逐个的讲解,学生一边翻书,一边把答案写在提纲上面,学生们听讲的十分认真,做的也是很认真。遇到重要的问题,则是停下来,背诵。例如:分封制的问题,这个是多年以来考试的重点;另外一个是商鞅变法的问题,这个更是重点。缺点就是课本看的太少了,脱离了课本的复习,能有什么样的效果呢?看来,课本是必须要回顾的,必须要再次重温一遍的。温故的机会,只能是放在下一节课的复习中了。
无论如何来说,进度仍然是压倒一切的问题。还有漫长的两本书需要复习,接下来,是必须按照单元复习的模式,一节课复习一单元的节奏来赶进度了。否则,到期末的时候,根本复习不完。如何规划好下一阶段的复习,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回顾和复习两者同时进行,绝不可以学了前面的知识,把后面的知识忘记了。复习和回顾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练习也是必须的,希望能够把好的继续坚持住,不断改正缺点,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