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日游之山东省博物馆
(2023-08-19 22:10:16)
标签:
教育 |
逛完前两个地点,时间尚早,家人一起商议了一下,还是去山东博物馆去看看吧。一则是去这里免费,二是领着孩子去开阔一下眼界,三是顺路,不耽误回家的路程。出来游玩就打算一天的时间,没计划着早早的回去。
在这个大都市里,堵车是一定的了。大部分路段,还算通畅,就是在拐过弯,往西走的时候,车速极度的慢下来,几乎赶不上步行的快。车子都挤着往前走,几乎到了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地步。看来,这条路上的车辆,都是去博物馆的。慢吞吞的行车,终于在行使了好长时间后,来到了博物馆。停好车,排好队,拿出预先预约的信息,顺利的就进入到了博物馆内。
博物馆建造的宏伟壮丽,气势雄壮。単从下面望去,就得仰望才能看清全貌。金碧辉煌的大字,显得这个博物馆造价不菲,而里面的陈设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进去一楼,没来得及细看,就先乘坐电梯到了二楼。跟着前行的队伍,不自觉的就进入到了一个展馆内。这是一个陶器展馆,陈列了从商周时期至今,在山东出土的陶器。我们的先人们制作的陶器,工艺精良,造型精美。这些物件,大都是围绕着人们的吃喝来做的。例如,放东西的各种陶罐,喝酒的各种器皿,饮水用的各种器具。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是围绕着人们的生存来展开的。近距离观看这些陶器,不得不为古代人们的智慧折服,他们制作的陶器真的太好了。有的出土的时候,残缺不全,但是,经过人工的黏合,已经展示出了它的全貌。
顺着前行的队伍,下一个是瓷器馆,瓷器更为实用、好看。从史前时期到清朝,各个朝代的瓷器,均有代表性的陈设。最为让我们感兴趣的是,高科技和实物结合起来。用三维动画的形式,来展示个别瓷器的细致容貌。在一个屏幕面前。轻轻的点击某个瓷器,它的里里外外的形状都尽览无余。一下子拉近了人们和瓷器之间的距离,特别引起了儿童的注意。在我们观看的时候,就发现,有几个儿童在点击屏幕上的瓷器,认真的观看。相信,这次的游览,一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明清时期的瓷器,这里特别作了展示,哪个朝代的哪个皇帝,当时的瓷器的落款是什么,一一展示出来,让感兴趣的人驻足不前。
博物馆中,陈列物品最大的,当属出土的一艘木船。就在三楼的一个展厅内,我们近距离观看的时候,就被这艘巨大的木船震撼到了。它长大约有十多米,宽有两三米。但是,这还不是中国最大的木船,最大的当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用到的船。在近前观看的时候,就看到大大的钉子穿透了木头,木头之间联系在一起的,就是靠这个钉子。肯定还有什么胶水之类的,来涂抹木头之间的缝隙,防止海水进入。桅杆也被拿掉了,可能是陈列在这里不够合适。造船技术的发展,在这个展厅里被展示的十分的全面。吸引我们的还是南面墙上投影出的运河路线图。简单、直接、明了,看完之后,可谓一睹全貌。运河中几个重要的地点全部投在了墙上,让来这里观看的人,看了好几遍,直到看懂了才缓缓离开。
还是在这个专厅的旁边,还陈列着一套清朝官员上朝穿的服装。真的让人大开眼界,肥大,宽敞的朝服。在衣服的旁边还有一个笏板,这个东西,没学过的人,还真的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出来这个展厅的门口,居然发现了一本书《春秋繁露》,这是董仲舒先生的呀,他可是汉朝的大儒,赶紧的照了一张相,算是近距离接触了一下这个历史名人。
最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是海洋展馆,这里陈列的各式贝壳,全部是从海里捞上来的。我知道,贝壳在早期是被当做交换的货币用的,所以,备受古人重视。这里的贝壳,各式各样,大小均有。孩子常常被大的田螺惊叹,被大的贝壳惊讶,一直超出孩子们的预知。人类在生存的过程中,一直在向海洋索取,索取人类的生活必需品,人类也一直在探索海洋,向未知的海洋深处进发,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和海洋斗争的历史。
我们来的时间不早,时间有限,在草草的参观完几个展馆之后,就不得不说再见了。再晚,到家得时间就不早了。离开博物馆,我们意犹未尽。在这里,可以看到过去,站在过去,审视现在,感到现在的可贵,更加感到未来的光明灿烂。人类的发展就是这样,一步步从低级迈向高级,向更高级的文明进发。而博物馆,就是人类发展探索的微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