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交流记二29:为了期末考试而考试
(2023-02-15 07:36:37)
标签:
教育 |
今天去学校的时间稍早了些,就是因为背诵作业的缘故。到的班内,学生们在上欣赏课,这样的课令人羡慕,也让人舒适。所以,就有学生打起了盹。只是,我的进入教室惊扰了睡梦中的孩子们。进入教室的目的就是找两个没交作业的,提问一下。结果,一个病假没来,还有一个在班内,就让课代表提问他了。
下一节课才是我的上课时间,上课伊始,先是对作业的上交情况进行了总结。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正式的上课时间,是做一份自己印制的试卷。总觉得考试才是老师的法宝,只有考试,学生记住的问题才会说最多。我对此深信不疑,为了下周的期末考试能有好的成绩,只能再次祭出这个法宝。试卷简单,容量不大,用了十多分钟,学生就做完了。随后,就是同桌之间相互交换,互相矫正。说出评分标准,老师逐个的讲解答案。明显的看出,当学生做对一个题目的时候,立刻发出欢呼声;当着题目出乎意料,做错的时候,发出的是惊叹声。大部分学生对此还是十分的专注的,这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订正完成,老师查看一下分数,及格的举一下手,居然有半数以上。就觉得成绩不够真实,但是,的确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弥补了。订正完成,就是背诵试卷的时间。做完了,看完了试卷不是目的,把知识点记住才是最终的结果。
下午的大课间,本想背诵作业内容,可是,孩子们都还要去跑步,也就算了。第二节课,还是做一张试卷。这张试卷,全是材料题,学生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会审题,不会做题。只能和学生一起做了,做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做题,看清题意。把难的题目分解开,就变得简单了。这样,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剩余的时间,还是背诵。作为我们这种文化课,记住知识点是唯一的目的。但是,记忆成了麻烦。一则学生上课有些疲劳,二是背诵的内容有点多。此时,就需要老师适当的做出调整了。
第三节课的时间,一上来,还是背诵。学生记忆的方面,还真的是不够集中精力。又花去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来背诵。然后,就是再次的坐一份试卷。幸亏自己多拿了几份试卷去学校,好在有得选择。采取的策略,和第一节课一样,做题,做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批阅。只不过,批阅的时间是到了第四节课。这次为了减少学生的厌烦心里,从倒数最后一个题开始订正的,学生的反应还是和第一节的时候一样。最后,学生的及格人数还是超过了一半,但是,优秀的只有三个,太少了。剩余的时间较多,还是背诵,检查、提问,直到第四节课结束。
课后延时,也是我的。变成了自己的作业提交时间,告诉学生,只要背过第三张知识点的两个内容,周二、周三的作业就不用做了。学生们十分的高兴,纷纷的背了起来。第一个老师检查,第二个就成了学生检查,学生们也很是高兴。采取类似的措施,直到放学的时间。
严格、严谨,把知识点落实到学生身上,多次的机械的重复性的训练,这就是最简单的提高学生成绩的办法,特别是对于像我这种来回奔波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期望经过孩子们的努力,下周的考试能有一个好的成绩吧。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