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资优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2019-01-24 16:57:28)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 资优生

资优生是指具有某种技能或特长的学生和学生群体,他们智商较高、学习成绩优秀、思维活跃、具有潜在优秀特质。也就是说资优生是天资聪明、有天赋的学生,有发展成优秀学生的可能性。资优生是属于发展性评价,因此它不同于终结性的“优秀生”,也不同于“绩优生”、“特长生”和“智优生”。

2. 初中资优生

初中资优生特指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程有优秀潜质的群体,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与很强的解题能力信息整合能力的学生。他们学习时学有余力,有着很强推理能力,能够从情境中概括问题,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准确地评估与定位。

3. 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属于中国学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范畴,包含了明晰的理性思维和清晰逻辑推理。数学素养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具有这样的哲学高度和认识特征。数学素养意味着掌握一种用现代科学语言构建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掌握一种理性思维模式和数学技能,获得数学能力,形成数学观念,养成数学品质。

   4.初中资优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初中资优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是我校根据学生生源的特点,跟踪初中资优生数学学习轨迹,调查分析数学资优生原来已经具备的数学素养,还需要丰富哪些素养。同时深挖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立足课堂、拓展课外,对本届初一资优生进行比对、试验,最终从许多资优生中探寻数学素养提升方法、途径等,从而逐步形成促使这些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具体举措。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通过检索、阅读、比较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优生的培养都在有序的进行着,但是研究的资优生相对而言对特长生的研究较少,但是资优生不同于特长生,好在近几年如何培养资优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大部分研究都十分突出科技创新素养的培养,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如国外有美国中小学资优生的领导力培养,芬兰的资优生教育由率性发展至规范驱动研究;国内有上海中学聚焦资优生志趣培养建设学校课程图谱,资优生德育问题,音乐资优生的家庭教育。有些强调全方位提升资优生的素养,比较大而全;有些关注资优生德育问题,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升其德育自我教育能力;有些资优生其它学科素养问题,对资优生数学素养方面研究的比较少,这样就忽视了数学素养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中的重要地位。我校作为市内名校,对资优生的成长被予以充分地关注和满足,在资优生方面已经作了先期探索,在数学学科上强调“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在提倡大众化教育的今天,这些要求对资优生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1.通过初中数学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案例研究,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下,能够让更多的青少年逐步成为数学学习的资优生,让更多的数学学习的资优生能系统地进行高标准高要求的数学学习活动。

2.有助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充分发展,藉此形成稳定、优质的个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命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素养的新时代公民。

3. 在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案例研究中,教师通过不断的搜集信息、分析材料,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智慧。要提升数学素养,课堂教学才是主阵地,这样教师自己去探索、去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反复打磨,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激发资优生巨大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跟踪初中资优生数学学习轨迹,从而调查综合分析数学资优生原来已经具备的数学素养,还需要丰富哪些素养。

2.通过本课题研究,明晰提高初中资优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辅导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生幸福奠基。

3.实现数学资优生最优发展,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打造学科品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研究共同体协调发展与共同进步。

研究内容

1.资优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重点调查现有资优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分析现存教学方式存在的利弊,从而为本课题研究铺垫背景,找准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有的放矢精准地开展课题研究,避免少走弯路,减少无效劳动,使课题研究取得实质性研究成果。

2.初中资优生应具备数学素养内涵与特质研究

初中资优生具有持续集中的注意力,具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和思维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初中资优生具有高潜力、高成就、创造力以及执着精神。

3.初中资优生数学素养提升的课堂实践研究

课题组将从课堂入手,通过观察、跟踪、问卷等形式进行研究,通过课题组成员充分发挥个体与团队的智慧,先在小班试点、再在学科运用,后在学校推广。在实践验证的基础上,逐步沉淀并形成初中数学资优生数学素养提升的比较清晰的实施策略。

4.初中资优生数学素养提升的课外创新实践研究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教师启发资优生课后自己进行研究,让他们自己组成活动小组,让课内时间向课外拓展,让学生有动脑的机会。这样实现了时间上的拓展、空间上的拓展和内容上的拓展。教师引导资优生在数学过程中,提炼自己解题策略、形成自己的解题定理,再梳理成小论文。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教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研究重点

1.探寻资优生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形成自己的方法。

2.通过对初中资优生数学素养提升案例的分析,调整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在将在结构主义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核心素养等理论指导下,通过调查对比、跟踪叙事、定量分析、总结归纳,探索初中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研究的意义,并通过课程教学、活动设置、总结梳理,探索对初中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促进资优生向更优发展,同时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84-20187月)课题申报与开题阶段

阶段达成目标:完成课题申报工作;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组会议。完成课题开题工作;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根据分工,规划、细化研究内容的目标、任务以及成果预设。利用新学期,设置各项调查表,完成调查及其分析。利用暑假,组织课题组成员有目的地进行理论学习和梳理。

阶段成果形成:完成课题申报活页、课题评审表的填写;完成课题方案设计;撰写理论学习心得,完成理论综述。根据调查,做出调查研究报告。完成各年段、各年级活动、研究规划表,并开展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20188-20199月)课题展开阶段

阶段达成目标:主体完成课题研究内容中“课程构建”项目。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及时交流研究进度、成果以及困惑;邀请专家作讲座或入驻课堂,进行指点与提升。及时发表研究论文。

阶段成果形成:完成相关研究论文、叙述研究专题等。

第三阶段:(20199-20209月)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阶段达成目标:完成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以及整理、出版等。

阶段成果形成:发表的论文、出版研究书稿;完成课题研究工作,接受专家评估验收。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依据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究,明确“初中数学资优生提升数学素养”的理论支点,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针对当今初中生进行调查分析,摸清问题结症,从中梳理“数学素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使研究工作有针对性和成效性。

3)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学实践、反思,研究教学、活动开展策略,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这是课题的立足之本。

4)案例研究法。坚持以本学科为特色,以特有学科资源为条件,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展开详细论述,使研究工作深入细致,且有说服力。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的理论研究和成果反映中,将积极鼓励课题组成员总结研究成果。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

1. 初中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多角度、多维度进行,诱发资优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持续发展。

2.提升“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路径之一。

3. 提升“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是大众教育下一种分层教学的体现,让资优生变得更优,提升资优生的幸福指数。

本课题的可能创新之处:

1.以课题为点,引导全体教师、家长关注资优生问题,从而形成关注资优生的面。

2.探索资优生教育有效途径,打造资优生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资优生教育在本校顺利、有效地实施。

3.课题组成员来自于城区和农村,能够探索不同层次的初中资优生数学素养的提升途径。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初中资优生的数学素养的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2018.05

“初中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2018.06

“初中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影像资料

2019.10

“初中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课堂教学设计活动

教学设计汇编

2020.03

“初中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社团活动资料

资料汇编

   2020.05

最终成果(限3项)

“初中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案例汇编

案例集

2020.10

“初中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论文汇编

论文集

2020.11

“初中资优生的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2020.12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人员研究能力强

课题核心组成员中学高级教师2人,海门市学科带头人3人,海门市骨干教师2人。课题主持人曾经参与南通市“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并已结题,在省级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人均5篇,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中老、中、青三个年龄段老师,都来自教学一线,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优秀的教育教学业绩、强烈的专业发展与课题研究的热情。

2.课题研究的保障到位

1)组织保障。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提出了“以研兴校、以研促教”的理念,支持本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学校教科室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课题运行过程中将聘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并高效运行,取得明显成效。

2)技术保障。我校与研究共同体学校硬件设施上乘,依托学校图书馆(省级一类)、中国知网数字图书馆、学科网、万方数据网、人大复印资料数字库、校园网等设施与媒介,确保研究资料的及时、全面和有效。课题主持人与绝大多数成员参与了省、市多项课题研究,参加了多次省、市组织的课题研究培训,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素养。

3)时间保障。学校制订了完善的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且课题组成员年轻而富有活力,保证了课题研究所需的时间。

4)经费保障。本课题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领导的赏识,在开题论证、中期研讨、结题鉴定等阶段所需的经费全部由学校承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