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于一身的企业管理模式
(2022-12-23 13:33:21)
标签:
财经全面预算管理预算预算分析预算管理 |
分类: 全面预算解决方案 |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协调各部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集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理念于一身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促进企业战略实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拉制企业风险发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际工作中,虽然全面预算管理已逐步成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都分,但距离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适应竞争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预算组织体系,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
实际工作中,企业高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有偏差,全面预算通常被认为是财务部门的预算。从员工的角度看,他们认为制定预算是管理层的事情,同时还会对自身产生约束,因此企业员工对于全面预算采取不积极、不主动的态度。全面预算管理是涉及企业全部门、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员工全员参与的综合管理控制体系,只有全员参与预算的编制,才能使预算成为全员努力的目标。因此,全面预算不只是财务预算,更不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其管理的范围远远超出财务管理的范围和财务部门的权限,是对企业全方位的管理,是对企业具有全面控制和约束的管理。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不力
企业由于缺少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或相关执行人员自身能力不足,使全面预算管理方案末能得到有效地贯彻实施。例如有些企业员工甚至管理层人员十分不重视全面预算,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数字游戏。这样消极的应对全面预算的执行,严重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沟通能力或财务能力偏低,无法全方位监控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情况,造成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失效。
(三)全面预算的编制与企业战略略、企业实际情况相背离
全面预算管理难以真正起到服务于战略的作用,造成预算与战略和企业实际情况背离的原因多样。有的企业战略表达空洞,难以编制数据化、可操作的预算。有的企业管理工作薄弱,基础数据不准确、不完整,造成预算的数据基础缺失。有的企业在预算编制上,没有紧紧围绕着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所选择的预算模型与企业战略规划结合度不高,不能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造成预算很难得到全面执行。有的企业预算编制没有本企业特色,更像一本通用教科书,有的企业又过于强调企业特殊性,造成背离了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
(四)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不严
有些企业的机构不健全或者预算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没有全面督促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造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对各个部门的督促管理没有落实到点上,使各个部门相应工作严重不协调。有些企业战略目标的设定,没有依据公司的基本情况,上下不同心,使企业战略目标往往变成了空想。没有一个健全的考评机制,优秀的员工没有奖励,有失误的员工没有相应的的“处罚措施”,这就无法调动各部门员工工作积极性,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效率低,发挥不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程度,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全面预算管理既涉及企业战略,又涉及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它的实施必然是企业最高领导层直接负责并组织推动的。首先,企业高层领导要从内心深刻认识预算的重要性,要切实承担起预算负责人的角色,才能保证预算的实际实施。其次,企业高层要从自身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坚持原则,维护预算过程的有序进行,才能在企业内部营造重视预算管理的氛围,对全体员工产生认真执行预算指标的积极影响。在实施全面顾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高层要引导全员达成一个正确的认识:预算不是财务等某一个部门的职责,需要各部门协调合作才能做好,财务在预算管理中可以起牵头、汇总的作用,但整个预算是需要所有部门全员参与的。
(二)必须建立专门的预算组织体系
理顺内部关系,规范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保证预算的顺利进行。健全的预算组织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是预算目标得以实现的组织保障。按照公司治理结构,通常将预算决策控制权归属公司董事会,将管理权归属公司管理层。多数公司在董事会之下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核、批准各项预算。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之下,还要下设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其作用是在公司经理层的领导下,组织协调预算的制定、控制、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企业内部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保证预算的顺利实施。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预算组织体系和原有管理体系的关系协调问题题。出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考虑,要依托于现有的管理架构和人员,在执行预算管理和日常行政管理时,根据不同的职责要求,进行角色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