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强:新课标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课堂上,老师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通过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到教学中,并积极启发、诱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从不敢问到想问,从不想问到多问,从不会问到善问,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陈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非常注重情感和态度,处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从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到引导学生质疑、读书、思考、讨论、交流等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文为本的思想。老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独创性,充分肯定学生的答案做法,尊重学生,又给学生发挥发挥的空间,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畅通、积极、有效。
冯美芬:质疑的深度与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对学习文章的感悟程度密切相关。 在质疑释疑的矛盾中,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质疑能力强了,必然会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提高,又会带动质疑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如课始由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在学生熟读课文后,以“问什么称他为军神”的疑问,又一次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使学生整节课中都始终处于热情的探究学习中。 孙琴:教学过程中,强调读中感悟。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它保证了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而且读有层次,读有目的。尤其是对两个语感点的重锤敲击,体现出教者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领会文章题旨的新的课堂观。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刘伯承将军豪迈气概和钢铁般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