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课题研究课——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9.猎人海力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聚焦描写海力布心情变化的语句,体悟他舍己为人的品质。
2.通过转换人称、丰富细节等方法创造性复述课文,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3.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海力布”这块石头的来历。
教学重点:
创造性复述课文,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程一 梳理脉络,进入新课
1.复习导入,梳理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猎人海力布》。(学生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故事主要写了海力布的哪两件事情?(出示: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
2.讨论“第一人称”。
我们已经学了“救白蛇得宝石”这一部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海力布?
质疑:小白蛇几次叮嘱海力布,说明了什么?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预设:两次叮嘱海力布不要把动物说的话对别人说,如果说了,将危及自己的生命,说明这件事的重要性。为下文海力布舍己救人做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我们还练习用海力布的口吻复述了这个故事,那用第一人称讲故事有什么好处呢?
(能更好地融入故事,体会人物的内心;对听众来说会感到更亲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这样讲故事。
学程二 感情朗读,体悟心情
要讲好故事,体会人物内心很重要。那么,当听到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的消息后,海力布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1)出示导学单。
导学单: 1.请快速默读课文7—9自然段,用“——” 画出海力布心情变化的句子,并圈出关键词语。 2.从这些词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海力布? 3.时间:2分钟。 |
(2)汇报交流。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 “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
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 了!”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 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相机板书:大吃一惊、急忙、焦急、掉眼、镇定】
质疑:文中哪些词语说明灾难之大,来势之猛的词语,这进一步说明了什么?
【预设:乌云密布、狂风怒号、倾盆大雨、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淹没等词,如果没有海力布的自我牺牲精神,乡亲们将全部遭殃,这进一步表现了海力布的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2.感受变化和人物品质。
(1)从海力布一开始听见鸟语时的大吃一惊,急忙跑回劝搬家,大家奇怪;到焦急催,人们不相信;再到海力布急得掉泪劝并发誓,大家还是不想搬;最后经过内心的挣扎,海力布终于平复心情,镇定地劝,说出真相。这过山车一般的心情变化,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舍己救人的海力布。
(教师边说边画出心情曲线示意图,板书:舍己救人。)
(2)下面请5个同学分别读这5句话,把海力布的心情变化读出来。
(3)过渡:同学们,要想讲好故事,我们还得更深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还原当时海力布劝乡亲搬家的情景。
学程三 品读细节,复述故事
(1)当海力布听到灾难要来的时候,他会怎么想?(劝乡亲们赶紧搬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乡亲们吧!行不行?(不能说出这个秘密。)
(2)海力布是这样劝的,请生读。
出示: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这一路狂奔啊,会跑得怎么样?(气喘吁吁)
那么劝乡亲的话该怎么说!谁再试一试!(学生再读)
(3)如果我们就是乡亲,当时会怎么说呢?(不搬,不相信)提示:乡亲们的表情、语气会怎么样?
(4)示范讲述。
老师想先来当一回海力布,讲一讲这个故事片段,请你们当小评委,为老师打打分。好不好?【出示原文配插图】
(第一人称,绘声绘色,配合动作,丰富细节。)
有一天,我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到鸟儿们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侧耳),一只鸟儿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我听了大吃一惊,啊呀,不好!得马上通知乡亲们赶快搬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急忙跑回家,对乡亲们大声喊(做喊的动作):“乡亲们,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咦?真是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是啊,真是莫名其妙!”“哎,海力布,你这是在骗大伙儿,跟大家开玩笑的吧!”
啊,大家都不相信我,这可怎么办呢?(跺脚!)
(5)学生打分,说说打分的理由。(表情、动作、语气)小结:绘声绘色讲故事,再现当时情景。【板书:绘声绘色】
(展开了想象,增加了课文里没有的语言、心里活动)小结:添油加醋讲故事,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丰富细节。【板书:添油加醋】
民间故事是老百姓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活本。【板书:活本】奶奶把故事讲给我听,我讲给我的孩子听,我的孩子再讲给下一代听。这样一代代讲下去,不可避免带上讲述者自己的创造。
过渡:下面就请你们来一显身手啦。
2.复述“二劝”。
(1)出示导学单。
1.以海力布的口吻,讲一讲他“第二次劝乡亲们搬家的情景”。请展开想象,海力布还会怎么催促大家,他心里又在想什么?他会有怎样的表情、动作? 2.小组里选一个同学讲述,其他的成员可以当导演,齐心协力帮助他讲好故事。 3.时间:4分钟。 |
出示: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2)小组练习讲故事。(教师点拨:海力布还会怎么催?怎么想?发誓的动作、语气。)展示,同组小导演点评。
过渡:乡亲们不明白,不肯搬,掉泪、发誓都无济于事。时间就是生命,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现在,救乡亲们唯一办法就是——说出真相!
3.复述“三劝”。
(1)说吧,可是——出示: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指名读)小白蛇的再三叮嘱仿佛又回响在耳畔。
不说吧,可是——秘密、真相到底是说还是不说呢?【板书:?】生死关头,海力布还是毅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2)出示:海力布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指名读。此时海力布的心情倒是异常——“镇定”。海力布啊,为什么你此刻如此镇定呢?你是怎么想的?
(3)出示导学单。
导学单: 1.请你以海力布的口吻讲一讲“第三次劝乡亲们搬家的情景”。注意讲好海力布的心情变化,适当加入动作。 2.先自主练习讲故事,再全班展示。 3.时间:3分钟。 |
(4)自主练习,全班展示,教师参与互动讲述、点拨。评议。
评议标准:添油加醋丰富细节,动作的运用绘声绘色。
质疑:同学们,大家的复述越来越棒!现在,我们来一次高难度的挑战,刚才我们抓住细节,以海力布的口吻来复述故事,现在我们变换一种身份,再来讲述这个故事,谁能圆满完成这个任务?
(1)如果你是亲眼看到海里不变味石头的那个小伙子或一个大姑娘,或是一个小孩子,你怎样把刚才发生的一切讲给海力布的爸妈听?
(2)如果你是一位导游,带领游客来到这个著名的景点,你怎样把海力布的故事讲给游客听?
(3)如果你是海力布救下的那条小白蛇,你得知海力布的故事,你怎样把海力布的故事讲给自己的亲人听?
(4)如果你是一位蒙古族老人,,你怎样把英雄的故事讲给子孙后代听?
【引导学生换一换身份来讲述这个故事,这里面涉及到学生看问题角度的变化、情感的变化、讲述对象的变化,所以讲述的内容、语气都要做相应的调整,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训练更充分。】
学程四 简述故事,介绍石头
过渡:得救的乡亲们要为海力布立一块碑,让世世代代纪念他,并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精神永流传。
1.学习范例,领悟方法。
(出示人形石头)人们要在这块叫“海力布”的石头上刻一段文字,简要介绍它的来历,石头不大,最多不超过200字。行吗?
老师已经写了故事的前半段,出示:从前,有一位热心的猎人名叫海力布。一天他在打猎时从老鹰的利爪下救出了龙王的女儿——一条小白蛇,龙王送了一块宝石给他。宝石含在嘴里人就能听懂动物的话,但是如果把动物的话告诉别人,自己就会变成石头。
接下来怎么写呢?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了怎样的启发?
概述课文要注意:(1)抓住主要人物、事件、关键信息“宝石的秘密和禁忌”不能去掉。去掉次要内容。(2)用自己的语言把具体描写改得更简洁。长句缩成短句,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3)故事要完整,情节要连贯,语言要通顺。
过渡:下面请你们接着简单介绍“海力布”的来历。
2.学生练习介绍“海力布”。
一天,海力布在打猎时听到鸟儿在说大山要崩塌、洪水淹没大地,他急忙叫乡亲们搬家。可是乡亲们不相信。海力布就把灾难要来临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还说了宝石的秘密和禁忌。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这块石头。
3.展示,全体评议。
质疑: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今后你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人?【通过这个环节的质疑,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布置作业:
1.完整地以海力布或者乡亲们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这部分。
2.修改、完善介绍石头的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