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红楼梦中的女尊男卑思想》

(2019-02-19 17:03:42)
标签:

浅谈

分类: 红楼梦论文

1824  李雨溪

内容摘要: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子为乾,是天;女子为坤,是地。先秦以来的观念一直保证男性的绝对权威,但这种观念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就是通过对《红楼梦》中典型人物的分析,从地位及人格两个方面突出女性人物的"",从而揭示出《红楼梦》中的女尊男卑思想。

关键词:人格、地位、女尊男卑

 

曹雪芹的红楼梦不但在艺术上几乎 荟萃了从神话传奇到喜剧悲剧和讽刺的各种文类 ,而且在内容上也无愧于中华文化百科全书的美誉。

 

一、地位“尊”

地位,即一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排名,可以由两种方式达到。一是自致地位,即透过自己的成就努力争取回来的社会地位,或者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通过行使知识、能力、技巧和/或耐力所取得的结果;二是先赋地位,即一个人是透过承袭得到其于社会分层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先赋地位亦意指在某些社会中,一个人从出生起就被赋予无法改变的社会地位。那么一个人的地位到底尊不尊,就要看他的地位有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一开始就处于世人的偏见之中,那么就谈不上尊。我们这里要分析的地位“尊”是从两个人的身上体现出来的。

(一)、王熙凤《红楼梦》中,王熙凤尽管未有儿子,但她的身份可不一般,加上其性格和才干,在贾府的权力地位是必然的。身份高贵。王熙凤是贾府荣国府贾母长子贾郝二公子贾琏的媳妇,是嫡长孙媳妇,府内称琏二奶奶,同时她又是贾母次子贾政正室王夫人的内侄女,王夫人和王熙凤的娘家正是金陵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王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王家家境显赫。可见,王熙凤身份非常高贵。实权在握。在贾家荣国府,最大的家长为贾母,长媳郝夫人无能不管事,掌权的是王夫人,但王夫人的长子贾珠已逝,儿媳李纨不理事,只专心教养遗腹子贾兰。王夫人亲眼所见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对其泼辣的性格、待人接物的谋略、机智应对的能力可谓了如指掌。作为自己的心腹,王夫人自然放心将权力交给王熙凤,所以王熙凤实权在握。才干出众。王熙凤不仅管理荣国府井井有条,在秦可卿自尽后,代理宁国府亦是才干出众,令上上下下不得不服。王熙凤的地位尊也是与她的能力密不可分的。例:当众人坐定于厅内时,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就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岁她未出场,但以亮相了,黛玉也在暗肘: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这儿就明显出了王熙凤的与众不同和特例独行,因为在此门第森严,讲淑懂礼的名门人家,却可以如此肆无忌惮,大声言语,(丫鬟都不可以,何况是夫人)足可见非同一般.果然,那人被一群人簇拥而来, “此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作者对着她的衣着头饰身姿气度作了一番详细描写,从她的华服她的满身玲琅珠佩自可见身份的娇贵与奢华,从凤眼吊眉寒威不露自可见个性的精营绝非等闲之辈.从而她的衣着与气质给了我们她第二次的亮相.
接着,贾母调侃她是个辣子””泼皮破落户”.而语气中却处处显出疼与宠的意味,让人明白,这王熙凤深得贾母心意,倍受宠爱,才由的她放诞无理的与众不同.又何以见她懂得献宠呢?
说着,"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话细细品味起来,觉得这每句话的含义之深另人赞叹,也可看出作者对于这个人物的看似无心的描写中却大有文章.先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对黛玉的赞美, 显得自己谦虚, 又仿佛从未如此惊艳,认真的语气夸张的赞美显出她的嘴巧."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所谓拍马屁的最高境界恐怕也只能如此.----“这通身的气派,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此话做何解释?这话是给黛玉听的-----你这周身实着得体气派;这话又是讲给老太君听的----您无论是外孙还是嫡孙个个都如此气派;这话还是讲给迎..惜三姐妹听的-----嫡亲向来是最气派不过了.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又显出老太太的关心.疼爱,自己的观察细心,使得贾母.黛玉双方欢喜.由此可见,这短短一句话,却有着如此匠心,实着太艺术了.再说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接着取帕拭泪,显出了自己的懂礼与对黛玉的关隘有加。. 王熙凤出场的一整段话,便鲜明的描绘出这样一个人心思慎密.精明嘴巧的个性特征.

二、人格

(一)位卑品重的晴雯
  晴雯是下贱的女奴,但"心比天高",敢在主子面前任性使气,敢于顶撞主子;对于那些以"勤谨"讨主子喜欢、一心想往高枝上爬的,对于得到主子一点施舍便认为是"福气""脸面"而扬扬得意的奴婢,晴雯打心眼里表示鄙视。这种出自纯真天性的桀骜性格得到宝玉的赏识和"金玉不足喻其贵""冰雪不足喻其洁"的赞扬。
  晴雯言行一致,与自己生存的环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中,晴雯的反抗精神发展到了高峰。当恶奴王善保家的奉王夫人之命,伙同凤姐带领一群打手来到怡红院时,大小丫头们无不俯首听命、任其搜检的时候,却突然发生了惊人的变故:"袭人方欲替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便紫胀了脸说道:'姑娘,你别生气,我们并非私自就来的,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你们叫翻呢,我们就翻一翻,不叫翻,我们还许回太太去呢。那用急的这个样子!'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他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看见你这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
  大观园中一个普通丫头,面对贾府统治者及其恶仆的赫赫威势,敢于当面表露出这样犀利的反抗锋芒,不能不令人有石破天惊之感。"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这句话,并不表明她的反抗举动会得到贾母的丝毫支持,而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斗争策略,针对的是王善保家的自称是"太太打发来的",目的在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晴雯的抵制抄检,维护了被压迫者的尊严,反抗了封建统治阶级对被压迫者的摧残。
  其实晴雯的锋芒,更多针对她的平辈。就像她的话:"同是这屋里的奴才,谁又比谁高贵了去?"晴雯对其他婢女的奴才气给予了有力地讽刺。晴雯不但自己从不努力讨好主子,而且对那些刻意做作,讨主子欢心的奴才们尤其鄙视。有一次,丫头小红偶尔被风姐使唤一次就兴奋得忘乎所以,晴雯迎头就是一顿抢白,当场予以揭穿:"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她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的,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啊!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上,才算得。"秋纹因王夫人赏了她两件衣裳而受宠若惊,当她绘声绘色地向同伙们炫耀时,晴雯非常反感,毫不客气地泼了一盆冷水:"呸,没见识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秋纹不以为然,坚持说那是"恩典"。而晴雯反驳说:"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了别人剩下的给我,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这正是晴雯,把做人的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怕因此得罪主子,对自己同行的妥协更有怒其不争的失望情绪。生活里的晴雯,在单位和女同事结怨,在家和女邻居结怨,是平常事。更可怕的是,这样善良的女孩子,也会做出凶恶的事。勇晴雯病补金雀裘风光无限旖旎,对坠儿实行肉刑的冷酷则让我们目不忍睹。病中的她抓过一把一丈青冷不防狠狠戳坠儿的手,因为她痛恨坠儿偷东西不争气,自甘堕落。这就是晴雯们的危险--她们疾恶如仇,所以相信绝对真理,这会叫她们变得丧失温情。
  "灵口"间杂着尖刻这一点,晴雯与黛玉颇为相似,但又与黛玉有着迥异之处。黛玉的尖刻一定要借题发挥,旁敲侧击,决不简单地直来直去,她曾巧借雪雁手炉来冷嘲宝玉,热讽宝钗,尖刻得使人只能或讪笑如宝玉,或沉默如宝钗。所以宝钗称黛玉"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倒是分外真切地道出了她对黛玉那尖刻却又能无懈可击的无奈。然而在雪雁未到之前,黛玉是"只管抿着嘴笑",绝不冒然地出击,而是静观其变,以待良机。再看晴雯的尖刻,二十四回中,她在发现宝玉正在为麝月篦头,便立忙不叠地先以"冷笑",继之以"交杯盏还没吃,就上头了"的尖刻嘲讽,不肯巧待机会,不须借题发挥,只是这般地心直口快!诚然这是贵族少女与粗使丫头之间文化底蕴的不同所致。
  但黛玉心境的沉稳和晴雯情绪的激动,黛玉气质的抑制与晴雯气质的兴奋都在我们的深思中,引来了多方的差异
  晴雯的一言一行都在向人们证明者她具有着独立的人格,她向往平等、公正。"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晴雯同贵族公子宝玉之间冲突的结果,显然晴雯胜了。晴雯无所顾忌地在宝玉面前撕扇,表面上只是斗争,然而却从灵魂深处曲折地反映了她倔强、不肯低头的性格。她敢于对贵族公子说"",充分显示了她虽是婢女,却绝不低声下气,没有自我。晴雯地位卑微、刁钻、刻薄,同时她也高傲、纯净,目下无尘。正是由于晴雯的泼辣、倔强和对人的刻薄、喜怒无常,才使她的纯洁、天真、坦荡显得更加宝贵。

(二)、德才兼备的林黛玉

敏感又笃实。虽说黛玉极其敏感,但却待人坦率真诚,为人笃实。例如她对待紫鹃仿佛自己的亲姐妹一样,将自己的情感完全的表露出来。在第四十八回,香菱向黛玉学诗。黛玉真诚相待,耐心教授。她还把自己的诗作借给香菱,并在诗作中做了标记,还批改香菱的习作。

黛玉对待他人如一泓清泉,清澈透明,与人不存芥蒂,有一颗直率坦白的真心。在第二十二回中,湘云将她比做戏子,这伤到了黛玉的自尊,她有点悲伤。但过了一会就携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与湘云一起看,这足以说明黛玉的豁达。

更能够表现出她的笃实的地方是她对宝钗的态度,她和宝钗本来是情敌,相互猜忌。在第四十五回,宝钗与黛玉闲聊,且与黛玉坦诚相待,黛玉也放下了与宝钗之间的隔阂,并引咎自责。而从此之后,黛玉将宝钗视为自己的亲姐妹一样,连宝玉都倍感吃惊。尊重自我又尊重他人。黛玉虽然在贾府的地位不低,但是却并没有一味地孤高傲世,目无下尘。相反她非常谦和。每次的赛诗中,黛玉总是推崇别人的诗作,且从不与他人比较孰好孰坏。

第七十六回,黛玉与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每当湘云说出精美的诗句,黛玉总起身叫好,甚至说道:我竟要搁笔了!她不仅对待别人是这样,对待自己也是如此。她从来不表现的卑微,也不屈服于现实。

虽然黛玉寄住在贾府,贾母对她疼爱有佳,但她既不会像湘云一样做针线活做到很晚,也不会像王熙凤一样掌管全府的生活起居。府里的人是否有失职行为与她也没有关系,她只管做好自己就行,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她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虽然黛玉的身体不好,但是大观园的活动她从来没落下过。结海棠社,吃蟹赏菊,中秋赏月,雪中赏梅等等,她都将自己视为主要角色一样活跃在活动之中。黛玉将自己的生活当作诗一样来书写,她的生活像的画一般优美,这何尝不是尊重自己呢?

第四十五回中,深夜雨下,一首《秋窗风雨夕》将雨水描写淋漓尽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何来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黛玉将自己的感情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通过诗词来表现风雨,表现自己的情感,也正是她对于自己的一个态度。

                                                             

                                                         

参考文献:

  https://wenda.so.com/q/1485456916722592

  https://baike.so.com/doc/23776329-24332346.html

  https://wenda.so.com/q/1362707184065799?src=140

  https://wenda.so.com/q/1532352374216680?src=14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