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布置名著阅读,效果好
---寒假特色作业
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 童义丽
相信很多初中语文老师和我一样,每逢寒假都会布置一项这样的作业:阅读名著。是的,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孩子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前,我只是把要读的书名告诉大家,说说这书如何好,强调阅读的好处。怎么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呢?我通常是让他们写写读后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足以调动全体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不少同学应付了事。怎么办?后来,我改“写读后感”为“说阅读收获”。你别不信,这样检查阅读,效果挺好!
布置阅读作业的时候,我就说:“我们返校的时候不写读后感了,老师就这本书出几个小问题,只要认真阅读,就会回答,一点也不难。”学生有些担心地问:“什么题目呀?能透露一个吗?”这时候我告诉他们:“你能说出这本书里的几个人物的名字吗?”学生心想:“太简单了!”“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父子关系,邻里关系能理清吧?”学生心里有了底:“这不难。”他们乐呵呵。我接着说:“是的,都很简单。再比如:书中描写的场景你能说出三处吗?”学生大声说:“不难!”这样,我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已经告诉他们检查的问题。他们不感到压力。
开学了,我一个人检查几十个孩子不大现实。怎么做?学生互相检查!只需一节课时间。我把五道题写在黑板上:
一、说出这本书里的五个人物名字并且说出期中四个人物的特点(至少有一个人物不与同学的重复)。
二、说出这本书里三处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至少有一处不与同学的重复)。
三、说说本书两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至少有一个不与同学重复)。
四、说说作者的写作目的。
五、说说你的阅读收获。
为什么要括号注明不与同学的重复?为了避免抄袭啊,哈,哈。
这堂课,大家手里可以拿着那本名著。四人一组,大家挨个说。一人说,三人听。指定一人记录检查结果。
这样,真正阅读的那些同学都会轻松又热烈地交流,极少数没有读的同学只能寂寞地看人家说,暗地悔恨自己怎么就错过了这么好的一本书呢?特别是说到故事情节的时候,会说的同学绘声绘色,旁听的会意地听着,还不时插科打诨。那个没有阅读的同学此刻“徒有羡鱼情”。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呢。我呢,把记录结果当众公布。为了避免同学间相互包庇,我有言在先,按照记录单当堂抽查几人。这样更加肯定了那些积极阅读的学生,而那些错过了这本书的学生就更加遗憾了。在检查交流中,同学们通过交换心得,达到对阅读对象广度与深度的理解。
如此,两次以后,我班再也没有同学不做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了,有更多的孩子喜欢上了阅读和阅读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