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蒋淑敏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统编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课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句,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美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思路清晰,词句精确而具体。
一、内容和目标要求:
1、探索抓关键词句,理解文本,升华体验的方法。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境,增强体验,提高实效。
2、洞悉中段语文课文中语素内涵,挖掘课文语境中的关键词句。能精确找到每课的关键词句。
3、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升华体验。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多边互动、融合和提升的复杂体验,而学生的主体体验正是这一过程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
二、在教学过程中:
1、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实践中找到每课的关键词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展开教学,紧紧抓住“美丽”“富饶”等中心词展开教学,突出了教学重点,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升华情感体验。
2、探索抓关键词句,促理解文本,升华体验的方法中初步应用了移情体验法、创设情境法、联想法、填补空白的方法。
3、词、句教学落到实处。如,比较“五光十色”“五颜六色”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感悟描写鱼多、鱼美等优美句子的同时,进行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说话训练;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比喻句。
4、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让学生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和每段的中心句,感悟课文内容和文章结构。
总之,抓关键词句进行细读感悟,有利于更好的训练语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入,情感领悟更为深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