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计算法则教学中发展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案例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2019-12-24 23:26:59)
标签:

教育

我于20191月申请的区级课题“在计算法则教学中发展小学生推理能力的案例研究” 经未央区基础教育科批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已进行了近一年的课研,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计算法则是计算的方法与规则,是人类社会长期计算活动的智慧结晶。计算法则不需要学生一字不差地记住,关键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法则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2.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家长乃至部分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认识不到位。总认为学生计算能力差要么是粗心、要么是做题做的少。实际上,计算能力差和学生对计算法则的理解不到位及计算数学中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等活动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计算数学中没有充分的发展。学生只会机械的模仿老师的算法,并没有真正的理解算理,没有归纳整理计算题算法的意识。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在计算中利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计算法则中也能得到发展、提高,同时推理能力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计算法则,提高计算正确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有很多知识不仅很有趣,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例如简便运算中蕴含的运算律,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中包含的转化的数学思想及积的变化规律,小数除法计算中的知识点就更多了。所以从计算教学出发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改变计算教学中学生的态度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建立“主动探究积极交流 、乐于合作”的学习方式。

2.通过研究改变自己传统的课堂计算教学模式,从学生的终身学习出发,力求掌握促进学生发展的一般操作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的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 引导学生在计算教学的探究活动中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合情推理出计算法则,或从已有的计算方法和确定的运算规律,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计算法则的探究中得到充分发展。

32 在小学四、五数学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整数计算法则中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得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这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方法;

研究的知识范围主要是小学第8册和第9册数学课本所学知识,

研究的对象是西航二校20211班和2班的所有学生。

主要方法:

1)、调查当前本班学生当前计算能力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2.、学习实施本课题的相关理论知识,借鉴其他优秀教师好的方法。

3)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不断经验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并完善方法及策略。逐渐摸索并建立培养学生掌握计算能力的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和阶段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措施

1.在学生中进行计算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2. 收集、编写有关小学生计算中发展推理能力的资料。

3.开展一系列促进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步骤

l  第一阶段:准备阶阶段(20191月~20192月)

确立研究内容,填写课题申报、申请立项、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搜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认真学习相关理论、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在认真学习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选择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西航二校20211班和2班的所有学生。

l  第二阶段(20193月~201910月)

积极学习,做好实验的有关工作,上好每一节计算法则课,做好教学案例收集的工作。及时反思,不断改进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其他教师和专家有关计算法则的教学案例要深入剖析和研究,研究优质计算法则课例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怎样实现的。

整理个人计算法则教学中的做法和成效的分析资料。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根据研究报告调整和修改研究的方案。

撰写中期成果报告。

l  第三阶段:总结(201911月~201912月)

1.收集和整理研究成果,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2.论文的撰写。

3.分析处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l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本课题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

2.课题阶段研究工作小结;

3.课题研究中相关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教学反思。

五.研究结果和成效

1.记录并整理了学习笔记;

2.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3.将相关资料并发表在博客上;

4.课题研究前后学生计算能力的对比分析。

5.学生的心得体会。

六.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

(一)存在主要问题:

1.由于是本人个人承担的课题研究,同伴相互学习的机会较少,个人的教育科研能力有限,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很多困难和问题。

2.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学生性格不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操作,使“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更有效?

3.受教学设备、信息、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某些想法不能落实。

4.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时,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如何更好把握时间?

(二)今后设想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并邀请同事加入,共同学习,相互探讨。并注意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3.定期邀请学生及家长开展座谈会,理解每一位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的心理动态。

参考资料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小学数学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