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图腾穿越过、千秋帝制炫皇权
从2017年3月开始,我在博客里倾力展示和破解历代皇家大钱。这些形体硕大的钱币主要包括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目前,从战国时期的刀币、布币、蚁鼻钱到秦朝以降直至清末的方孔圆钱,历朝历代所铸皇家大钱均已展示一遍,不重复的总数已达2700余种。国内外60多位资深藏家提供实物图片支持了我的这项工作。由于历代祭祀大钱与行用钱都是一一对应的,这些祭祀大钱为行用钱尚存的悬而未决问题也提供了最直接的佐证。
目前所见最早的方孔圆钱形制的祭祀大钱是十六国夏所铸“大夏真兴”大钱,之后与历朝历代行用钱相对应的祭祀大钱均有见。这些祭祀大钱的共同特点是大多都在宽阔的外郭上铸有阴刻纹饰。甲辰春节,巨龙再回。每朝展示一种龙纹祭祀大钱与朋友们共赏。

十六国夏所铸“太夏真兴”背四扇形纹外郭六龙旋舞纹大钱,直径115毫米,穿宽20.5毫米,厚8.8毫米,重555.1克(团长泉友藏品)

唐朝“咸通玄宝”背四蝙蝠纹外郭夔龙纹大钱,直径96.2毫米,穿宽19.3毫米,厚9.1毫米,重419.6克

唐朝史思明政权所铸“得一元宝”背月孕星及三星外郭回顾飞龙纹大钱,直径72毫米,穿宽13.5毫米,外郭宽12.1毫米,厚5.4毫米,重133.9克
辽朝所铸折笔简万版“千秋万岁”背龙凤呈祥外郭缠枝葫芦纹大钱,直径95.5毫米,穿宽13.4毫米,外郭17.9毫米,厚9.0毫米,重442.1克
辽朝“天庆元宝”背龙凤呈祥纹外郭龙穿云水纹大钱,直径95.8毫米,穿宽13.1毫米,外郭宽18.3毫米,厚8.7毫米,重444.3克
北宋所铸“靖康通宝”背上星外郭云龙幻化纹大钱,直径96.1毫米,穿宽15.7毫米,厚8.9毫米,重422.4克
南宋所铸“绍兴元宝”篆书背上月下星外郭变形云龙纹大钱,直径71.5毫米,穿宽10.7毫米,厚5.6毫米,重135.57克

笔者集藏的“元德通宝”楷书背阴刻四龙飞天纹外郭三龙戏珠纹大钱,直径95.9毫米,穿宽19.3毫米,外郭宽14.8毫米,厚9.7毫米,重444.8克

金朝所铸“崇庆元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飞龙对舞纹大钱,直径72.2毫米,穿宽11.7毫米,外郭宽11.5毫米,厚5.0毫米,重113.0克(泉之恋泉藏品)

元朝所铸“大元国宝”篆书背云龙拱日纹大钱,铜鎏金材质,直径70.6毫米,穿宽20.4毫米,外郭宽2.1毫米,厚5.8毫米,重123.8克

明所铸朝“洪武通宝”背飞龙抢珠外郭葫芦花叶纹大钱,直径72.8毫米,穿宽11.5毫米,外郭宽11.7毫米,厚5.5毫米,重147.0克(泉之恋泉友藏品)

清朝所铸“咸丰重宝”背飞龙逐凤图方郭圆穿大钱,直径145.0毫米,穿孔径16.1毫米,外郭宽13.4毫米,厚8.5毫米,重920.0克

“太平天国”背竖书“圣宝”外郭双龙抢珠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5.0毫米,外郭宽18.0毫米,厚8.0毫米,重435.7克(泉为乐泉友藏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