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大钱溯源-先秦货币-楚国蚁鼻钱01
“蚁鼻钱”乃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铸币,其形制脱胎于海贝,是一种有文青铜贝。“蚁鼻”即为“微小”之义,其表面似一张人脸,故又称“鬼脸钱”。现存最早著录蚁鼻钱的是南宋洪遵的《泉志》:“此钱其形上狭下广,背平,面凸起,长七分,下阔三分,上锐处可阔一分,重十二铢,面有文,如刻镂,不类字。世谓之蚁鼻钱。”蚁鼻钱最早见于战国早期墓葬和遗址中,但是推测春秋晚期应该已经开始铸造。蚁鼻钱与楚国金币、布币等共同构成了楚国特色的货币体系,也是东周时期布币、刀币、贝币、圜钱四大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类。目前所见蚁鼻钱钱文近十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从重量单位衍生出来的,如巽、釿、朱等,一类是表示货币品质好流通顺畅的,如行、全、君等,第三类可能是表示地名的,如安、匐等。“巽”字蚁鼻钱有多种异书字形,全、安、朱等字的释读也还存在争议。蚁鼻钱铸行时间长达数百年,应该也会存在后期铸币减重和私铸、盗铸等情况,因而质量、重量都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所见蚁鼻钱大者长1.8厘米、重4克以上,小者长不足1厘米,最轻的不足1克。
前面介绍的多种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布币、刀币等,皆为早期祭祀货币。楚国是南方大国,当然也要将自己的货币呈现到天地祖宗面前。笔者也收集到多种大型蚁鼻钱。下面首先介绍几种“巽”字系列的大型蚁鼻钱。币面犹如海贝状漫圆凸起上宽下窄,背面平整中部有下陷的椭圆形坑,窄端有穿透的小圆孔。一种面文为书写比较规范的“巽”字,上面为并排的两个倒三角形,中间一横,下面一撇一捺。该币长38.2毫米、宽24.8毫米、厚9.6毫米,重38.4克。第二种面文为异书的“巽”字,上面也是并排的两个倒三角形,但中间有两横,下面亦为一撇一捺。这枚蚁鼻钱长35.5毫米、宽24.8毫米、厚8.5毫米,重28.4克。第三种面文又是一种写法不一的异书“巽”字,并排两个倒三角上下各有一横,下面也是双足。这枚蚁鼻钱长38.2毫米、宽24.8毫米、厚9.6毫米,重38.4克。这种用于祭祀活动的大型蚁鼻钱,无论形体还是重量均为普通流通蚁鼻钱的10倍左右。

笔者集藏的楚国“巽”字大型蚁鼻钱,长39.2毫米、宽24.6毫米、厚8.6毫米,重33.4克

“巽”字大型蚁鼻钱与海贝钱大小比较

笔者集藏的楚国异书“巽”字大型蚁鼻钱,长35.5毫米、宽24.8毫米、厚8.5毫米,重28.4克

异书“巽”字大型蚁鼻钱与海贝钱大小比较

笔者集藏的楚国异书“巽”字大型蚁鼻钱,长38.2毫米、宽24.8毫米、厚9.6毫米,重38.4克

异书“巽”字大型蚁鼻钱与海贝钱大小比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