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于供奉的大钱-19
前面介绍了多种既不是国号钱也不是年号钱的大钱,有吉语钱、厌胜钱、礼佛钱、打马钱等等。过去许多人都认为这类流通领域之外的钱币皆非国家造币机构铸币,而是民间所铸。其实这是不了解古代实际情况而形成的误解。历朝历代铜材都是官府严控的物资,怎么可能任由民间私铸?民间没有铜材资源,也不具备铸币的技术条件。所以笔者认为上述钱币也多为官府铸币机构的副产品。既然铜材是紧俏物资,国家铸制上述行用钱之外的钱币当然有其必要性。要么是政治宣传的需要,要么是尊崇宗教的需要,就连铸制打马格钱,也是士大夫阶层娱乐活动的需要。过去笔者曾多次指出历代皇家大钱与行用钱都是一一对应的,现在看不但国号钱、年号钱是如此,这类流通领域之外的铸币也是如此。下面再介绍几种用失蜡法工艺铸制的鍮石材质大花钱。首先介绍这枚钱币也是最小等级的皇家大钱,直径72.4毫米。外郭为狭窄的重轮、圆形穿郭也较窄、穿孔稍小。钱币面背不着一字,而是在地张上镂空铸海棠花纹饰。两侧偏下为两朵盛开的海棠花,单层花瓣较长,恣情绽放,周围簇拥着交错的长形叶片。通过镂空技法雕琢出来的海棠花纹饰更具立体感,花团锦簇活灵活现。海棠花古来便是雅俗共赏的花卉,唐朝宰相贾耽的《花谱》一书称海棠为“花中神仙”。此外,海棠花还有“国艳”、“花贵妃”等美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搭配,营造出“玉棠富贵”的意境。

笔者集藏的镂空海棠花纹重外郭圆穿大钱,直径72.4毫米,穿宽12.9毫米,外郭宽6.3毫米,厚4.7毫米,重122.4克
笔者集藏的“汉将韩信”背韩信纵马图中缘细郭打马格大钱,直径72.8毫米,穿宽12.5毫米,外郭宽6.5毫米,厚5.8毫米,重142.0克
笔者集藏的“龙驹之马”背骏马图窄缘细郭打马格大钱,直径71.6毫米,穿宽12.1毫米,外郭宽4.0毫米,厚5.8毫米,重126.8克
笔者集藏的“龙文”背骏马图中缘细郭打马格大钱,直径72.4毫米,穿宽12.0毫米,外郭宽6.3毫米,厚5.6毫米,重130.9克

笔者集藏的“蹑足”骏马图寛缘细郭打马格合背大钱,直径72.4毫米,穿宽9.7毫米,外郭宽8.4毫米,厚5.9毫米,重156.2克

笔者集藏的“翻羽”骏马图背“行越飞禽”窄缘细郭打马格大钱,直径72.2毫米,穿宽13.8毫米,外郭宽5.1毫米,厚5.7毫米,重124.4克

笔者集藏的“骅骝”骏马图打马格合背大钱,直径72.2毫米,穿宽14.8毫米,外郭宽4.4毫米,厚5.9毫米,重136.3克
笔者集藏的“骅骝”背“八龙之骏”窄缘细郭打马格大钱,直径71.6毫米,穿宽14.6毫米,外郭宽3.4毫米,厚5.7毫米,重120.8克

笔者集藏的“封侯拜相”背朝堂将相图窄缘细郭狭穿大钱,直径72.4毫米,穿宽10.8毫米,外郭宽3.7毫米,厚5.5毫米,重119.7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