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于供奉的大钱-12
打马格钱也称打马钱、马钱,是流行于宋朝时的打马博弈用具。打马格钱品种繁多,可分“马钱”和“将钱”两大类。“马钱”一面铸骏马名称,另一面铸骏马图形。多为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有周穆王的赤骥、盗骊、白义、山子、渠黄、骅骝、绿耳、追风等八骏,有秦始皇的追电、追风战马,还有唐太宗的“昭陵六骏”以及飞黄、渠黄、赤兔、龙驹等广为人们熟悉的名骏。“将钱”一面铸古代名将或官职名称,如赵将李牧、齐将田单、燕将乐毅、唐将尉迟、魏将吴起、汉将散骑等等,另一面铸骑马将军或骏马图形。打马格钱上的骏马图形铸制逼真,或立、或卧、或疾驰、或回首顾盼、或仰天长啸,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打马博弈的具体规则现今已失传,据传游戏规则十分复杂,同一棋局可以有二至五人同时参赛,每人有20枚打马格钱,根据掷骰子点数挪动铜钱位置。棋盘上有56采分91路,每9格为一窝,铜钱全部成功入窝即为胜利。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对打马博弈十分热衷,曾著有《打马图经》、《打马赋》、《打马图经命词》三篇文章。在《打马图经序》中说:“按打马世有二种:一种一将十马者,谓之关西马;一种无将二十马者,谓之依经马。流行既久,各有图经凡例可考。行移赏罚,互有同异。又宣和间,人取两种马,参杂加减,大约交加侥幸,古意尽矣。所谓宣和马者是也。”说明当时的玩法也不止一种。过去认为打马格钱皆为民间铸制的游戏用具,但近年笔者也收集到多种皇家用失蜡法铸制的打马格大钱。这种大钱直径都在72毫米左右,不会是实用玩具,而是皇家的供奉用品。历朝皇家大钱与官铸行用钱都是一一对应的,说明普通打马格钱也有官铸的。
下面是一种最小等级的皇家大钱,直径71.6毫米。窄缘、细郭、中穿形制。钱面穿孔上下以楷体竖书“骅骝”两个大字,横向跨越穿孔铸一匹昂首挺胸扬蹄疾走的骏马。钱背铸篆书对读的“八龙之骏”四个大字。骅骝乃是周穆王的八骏之一,《庄子·秋水》中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后世常用骅骝比喻骏马,有时也用以借喻贤才。
笔者集藏的“骅骝”背“八龙之骏”窄缘细郭打马格大钱,直径71.6毫米,穿宽14.6毫米,外郭宽3.4毫米,厚5.7毫米,重120.8克
笔者集藏的“封侯拜相”背朝堂将相图窄缘细郭狭穿大钱,直径72.4毫米,穿宽10.8毫米,外郭宽3.7毫米,厚5.5毫米,重119.7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