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的两种太平天国早期祭祀大钱皆为采用翻砂法铸制的钱币,大概是太平天国起事之初尚不掌握失蜡法铸币工艺。后来的太平天国祭祀大钱与历朝铸币一样都采用了失蜡法工艺,而且多沿用了历朝祭祀大钱的外郭纹饰。下面是一种第二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95.7毫米,乃是合背钱。钱币外郭特别宽阔、穿郭纤细、穿孔狭小,这是太平天国祭祀大钱的基本样式。两面钱文皆为上下右左对读的“太平天国”四个仿宋体大字,书法端庄方正,“天”字上横长于下横,“囯”字中心写作“王”字。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缠枝七瓣莲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辽朝“天赞通宝”祭祀大钱。外郭上下左右为两两相对的两组不同形状的特殊图形,尚难确定图形所表征的是何事物。其间是藤蔓缠绕的七瓣莲纹饰。大小两朵七瓣莲花朵竞相绽放,周边扶疏的大小叶片郁郁葱葱,皆被一条卷曲的藤蔓串联到一起。相邻两组七瓣莲纹饰皆为对称图形,所以无论从何处分割,外郭上都可以分割成两组完全相同的图形。七瓣莲为报春花科七瓣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分布于我国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等北方地区的特有野生花卉,多生长于较高海拔地区的针叶林和混交林下。具纤细横走的根状茎,花茎直立、花叶稀疏、花开一至三朵,花朵有如莲花一般清新淡雅。将这种花卉铸于祭祀大钱上,当取其穿越时空、纵横延伸、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象征子孙繁衍传承不断。
天马泉友集藏的“太平天国”外郭缠枝七瓣莲纹合背大钱,直径95.7毫米,穿宽14.2毫米,外郭宽19.2毫米,厚9.0毫米,重443.5克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太平天国”背刀兵降妖图大钱,直径71.5毫米、穿宽17.0毫米、外郭宽5.0毫米、厚5.6毫米、重134.0克
唐琳泉友集藏的“天国”背“通宝”窄内外郭广穿大钱,直径70.14毫米,穿宽16.34毫米,外郭宽6.08毫米,厚6.36毫米,重13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