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的几种“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大钱钱背皆铸龙飞凤舞图,都是为册封皇后所铸的祭祀大钱。同为这种性质的大钱,还有钱背龙凤图形不一样的。下面是形制和面文背图都相同的大小两等祭祀大钱,大者为第四等级祭祀大钱,直径145.0毫米,小者为第二等级祭祀大钱,直径96.0毫米。两钱皆为外郭宽窄适中、方形穿郭中间开圆孔的样式。钱背虽然也围绕穿孔加铸了凸起的一龙一凤图形,但构图与前面介绍钱币有差别,我们将其称为飞龙逐凤图形。这种图形在之前介绍的“西王赏功”祭祀大钱上已经出现。实际上图形中龙凤的画法与前面介绍的龙飞凤舞图形也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将龙图按顺时针方向从穿孔的右侧位移到了穿孔的左侧,将凤图从穿孔的左侧反转移到穿孔的右侧。这样将原来分于穿上会于穿下的龙凤图形转变成了首尾相接的态势。另外穿孔上下的火焰图形也描画得更加夸张复杂,使得画面更加缤纷丰满令人目不暇接。前文已经说到这种方郭圆穿的大钱应为正式开铸之前的定型样钱。大小两等样钱在这里相聚看似偶然,实质上也有必然关联。因为清朝正式铸造的用于祭祀活动的大钱并未流出,能够流落民间的也只能是这些在铸造环节中形成的各类样钱。为册封皇后而铸制的祭祀大钱时而有见,也有可能是因为这种大钱当时有更多用途保存不善才导致流出。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飞龙逐凤图方郭圆穿大钱,直径96.0毫米,外郭宽8.0毫米,厚8.0毫米,重429.7克
笔者集藏的“咸丰重宝”背飞龙逐凤图方郭圆穿大钱,直径145.0毫米,穿孔径16.1毫米,外郭宽13.4毫米,厚8.5毫米,重920.0克
神泉圣宝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龙飞凤舞图外郭无纹饰大钱,直径195.0毫米,穿宽33.6毫米,外郭宽18.0毫米,厚9.8毫米,重1830.0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咸丰通宝”背龙飞凤舞图外郭对龙戏珠纹大钱,直径196.0毫米,穿宽18.5毫米,外郭宽33.3毫米,厚9.5毫米,重2008.7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咸丰通宝”背龙飞凤舞图寛缘细郭狭穿大钱,直径69.8毫米,穿宽9.2毫米,外郭宽9.4毫米,厚8.6毫米,重218.5克

李忠宝泉友集藏的“咸丰通宝”背龙飞凤舞图寛缘细郭狭穿大钱,直径115.0毫米,穿宽16.0毫米,厚8.8毫米,重552.5克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咸丰通宝”背龙飞凤舞图寛缘细郭狭穿大钱,直径141.0毫米,穿宽22.0毫米,外郭宽16.0毫米,厚8.3毫米,重83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