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镇库大钱多采用失蜡法工艺铸制,但也有少量采用翻砂法工艺铸制的。这大概与镇库的需求有关,国库的规模有大小、有国家直接管理的,也有地方管理的,所以对镇库大钱的规格等级、铸造工艺的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下面就介绍一种采用翻砂法铸制的“乾隆通宝”背“大清镇库”大钱,其为第四等级的镇库大钱,直径比失蜡法铸币要略小一些,为144.0毫米。亦为外郭特别宽阔、穿郭纤细、穿孔狭小的样式。面背文字与前面介绍的两种“乾隆通宝”镇库大钱一体同风,面文“乾隆通宝”四字楷书对读,为端庄工整、饶具宋楷风韵的字体;背文“大清镇库”四字亦为楷书对读,书法依然承袭了前朝雄浑遒劲的字体。除文字外,面背地张上还加铸了阴刻纹饰:钱面右上和左下是相对的蝙蝠,右下和左上是相对的枝叶衬托的寿桃;钱背地张上为四种暗八仙纹,右上为阴阳板、右下为灯笼、左下为笛子、左上为葫芦。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上下两组两龙抢珠纹,这种纹样前所未见或为乾隆朝新创。外郭左右两侧两条张牙舞爪的巨龙一齐扑向顶端火焰缭绕的宝珠。龙首犄角倒竖鬃毛蓬起,龙口大张龙须飞扬,龙身遍覆鳞甲蜿蜒起伏,四肢挥舞腾挪作凌空飞舞状。整体形象凌厉威猛,惊心动魄。这种纹样除刻意宣扬了皇权神圣不可侵犯外,也着意表现出了皇家奋发有为、努力进取、势在必得的坚强意志。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乾隆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两龙抢珠纹大钱,直径144.0毫米,穿宽22.0毫米,外郭宽26.0毫米,厚8.0毫米,重975.0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乾隆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两龙抢珠纹大钱,直径142.5毫米,穿宽21.9毫米,外郭宽27.7毫米,厚8.5毫米,重939.2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乾隆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云龙穿花纹大钱,直径96.2毫米,穿宽12.7毫米,外郭宽17.7毫米,厚8.8毫米,重437.0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乾隆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莲花荷叶纹大钱,直径96.3毫米,穿宽12.8毫米,外郭宽19.1毫米,厚8.3毫米,重423.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