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2023-04-26 06:07:53)
标签:

收藏

失蜡法铸币

天命通宝

祭祀大钱

镇库大钱

分类: 聚珍汇萃

雄起大清、飘落西风——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年间铸币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天命”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年号,历时十一年(1616年—1626年)。努尔哈赤是建州左卫赫图阿拉城(今辽宁抚顺新宾县西南)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同年他以武力统一了建州女真各部。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受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其后,经过二十余年征伐,统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以北的女真诸部。为适应当时政治、经济需要,建立了八旗制度,设议政王大臣,与八旗旗主共议朝政,并创制了满文。随着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于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后金),自立为汗,建元“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反明,在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势力进入辽河流域。在相继攻克辽河以东七十余城后,于天命六年(1621年)迁都辽阳,天命十年(1625年)再迁都沈阳。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挥军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为明将袁崇焕所败。旋病死,享年68岁。天命年间铸有满、汉两种文字的年号钱。汉文钱币为楷书对读的“天命通宝”,有小平钱和折十大钱。
    与行用钱相对应,目前亦见一种第二等级的“天命通宝”祭祀大钱。是为用翻砂法铸制的青铜材质钱币,或为正式用失蜡法铸制鍮石材质祭祀大钱前期形成的试样。该钱直径比失蜡法铸币略小一些,寛缘细郭、中穿形制。面文“天命通宝”四字楷书对读,书法端庄隽秀。钱背铸上月下星阳文标记,面背外郭皆铸前所未见的二十朵灼灼桃花阴刻纹。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是被形势所迫和平逊位的,当时都城并未发生战乱。所以更多的祭祀大钱并未流出,大概仍保存在故宫里,民间十分罕见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天命通宝”多为镇库大钱,规格大小不等。多为外郭特别宽阔,穿郭纤细,穿孔狭小的失蜡法铸币,宽阔的外郭上都加铸了阴刻纹饰。亦见一种外郭宽窄适中、穿郭较细、穿孔宽大的翻砂法铸第二等级镇库大钱,铸工也十分精整,通体都未加铸阴刻纹饰。镇库大钱的用途不同于祭祀大钱,地方规模较小的钱库,也可能会使用翻砂法铸制的镇库大钱。
    所见镇库大钱的面背文字皆为一体同风:面文“天命通宝”四字楷书对读,书法端庄秀丽。钱背皆铸楷书对读的“大清镇库”四个大字,但书风雄浑遒劲,与面文字体有明显差别。我们说历代皇家大钱的仪轨是前后传承的,这在“镇库”两字上也有体现。我们将唐、宋镇库大钱钱文与清朝相比,可见“镇库”两字书法都如出一辙。其实辽朝、明朝等朝代“镇库”两字的写法也都大同小异。最早出现的唐朝“开元通宝”背“大唐镇库”钱,钱背的“大唐”与“镇库”写法也有明显差异,说明国号文字都是后搭配上去的,这种写法的“镇库”两字应出现于唐朝之前。这“镇库”两字虽不知何时何人所书,但古人大概是迷信其对魑魅魍魉确有震慑作用,所以一直沿用下来。“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钱面背书法风格不一致,也是书家刻意要将“大清”两字写得与“镇库”两字相协调而已。但我们将不同版别的“天命通宝”钱背的“大清镇库”四字相比较,发现书写细节也存在明显差异。可见“镇库”两字从唐宋以来历朝传承沿袭下来的,但并非原字照搬,而是重新临摹书写的。镇库大钱的钱文也是一钱一书的具有唯一性
    所见五种外郭铸阴刻纹饰的镇库大钱,四种皆铸各种对龙抢珠纹。这些纹样都前所未见,应为清朝为适应这种外郭特殊宽阔的大钱而专门创绘的。除了彰扬皇权神圣渲染吉祥氛围外,对龙抢珠纹样更表现出了皇家奋发有为、势在必得的决心和意志。清代镇库大钱上多使用这种纹样,大概也是迷信声威震撼的巨龙对魑魅魍魉具有震慑作用。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天马泉友集藏的“天命通宝”背上月下星外郭灼灼桃花纹大钱,直径93.4毫米,穿宽17.0毫米,外郭宽15.6毫米,厚6.3毫米,重288.7克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岳强泉友集藏的“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飞龙抢珠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4.8毫米,厚9.0毫米,重449克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东北军泉泉友集藏的“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飞龙抢珠纹大钱,直径146.0毫米,穿宽21.4毫米,厚10.0毫米,重1104.3克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岳强泉友集藏的“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四龙抢珠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3.0毫米,厚8.8毫米,重428.6克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山腰岭药石泉友集藏的“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十二生肖纹大钱,直径72.0毫米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中缘细郭宽穿大钱,
直径96.2毫米 穿宽20毫米 外郭宽12毫米 厚度8.8毫米 重量395克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唐琳泉友集藏的“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对龙抢珠纹大钱,直径395.0毫米,穿宽60.0毫米,外郭宽76.0毫米,厚10.0毫米,重8180.0克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唐朝“开元通宝”背“大唐镇库”外郭莲花纹大钱钱文书法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宋朝“建炎通宝”背“大宋镇库”外郭对龙隐福纹大钱钱文书法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清朝“乾隆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十二生肖纹大钱钱文书法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两种“天命通宝”钱背的“大清镇库”四字比较

“天命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综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