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南明、梦想复兴——南明昭宗朱由榔“永历”年间铸币01
“永历通宝”背穿上月孕星面背外郭异纹大钱
“永历通宝”是朱由榔建立的南明政权铸币。朱由榔乃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袭封桂王。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南明第二任皇帝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获遇害。同年十月十四日,桂王朱由榔在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拥戴下在广东肇庆称监国,同年十一月十八日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倚仗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军进攻,维持时间较长。永历十五年(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缅甸被缅王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其献与吴三桂。永历十六年(1662年)6月永历帝在昆明被吴国贵绞死,终年40岁,庙号昭宗。永历年间所铸“永历通宝”为楷书对读钱币,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各等俱全。小平钱有背户、工、御、勑、督、部、道、府、留、粤、辅、明、定、国等字样的钱币,折二、折五、折十钱分别纪值二厘、五厘、壹分,整体比较繁杂。与行用钱相对应,目前亦见多种祭祀大钱。
下面是一种最小等级的“永历通宝”祭祀大钱,直径71.7毫米。寛缘细郭形制,穿孔略小。面文“永历通宝”四字楷书对读,穿孔上下“永历”两字字形横宽、穿孔右左“通宝”两字字形较长。钱背穿上铸较大的月孕星阳文标记,乃是明太祖朝遗制。这枚钱币的特殊之处是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并不一样。面郭所铸为六组云龙对舞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唐朝“大唐镇库”大钱。每组纹饰皆为两条一反一正呈S形相对腾跃的巨龙,又似两条卷曲伸展的藤蔓,孳生的枝蔓犹如巨龙的脚爪和尾鳍,形态传神写意,虽不作细节刻画,却含蓄蕴藉,显得神秘莫测。纹样虽简,既炫耀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渲染了太平祥和的氛围,又包含了子孙繁衍生生不息、帝业永续传承等美好寓意。钱币背郭所铸为缠枝迎春花纹,较早亦见于唐朝所铸“开元通宝”祭祀大钱。外郭上十六枝迎春花花枝缠绕,花叶蓬勃,繁花朵朵,连续不断。迎春花为木犀科素馨属植物,因其在百花中开花最早而得名。落叶灌木丛生,小枝细长复叶交互对生,花先于叶开放,色金黄,有清香。迎春花不仅端庄秀丽、气质超俗,而且不畏寒威、不择风土,因而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并称“雪中四友”。在历代诗文中对迎春花也多有赞赏。钱币上铸迎春花,有早花迎春,即将迎来繁荣美景的良好寓意。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永历通宝”背穿上月孕星面郭对云龙对舞纹背郭缠枝迎春花纹大钱,直径71.7毫米,穿宽12.0毫米,外郭宽11.8毫米,厚5.4毫米,重136.6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