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大明、百业复兴——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年间铸币09
“崇祯通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五凤翔集纹大钱
前面展示的“崇祯通宝”背对蝠四桃纹外郭八方降福纹大钱面文自成一体,这种面文的祭祀大钱也有钱背铸阳文标记的。下面也是一种第二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96.0毫米。亦为寛缘细郭、小穿孔形制。面文“崇祯通宝”四字楷书对读,字体与前面介绍钱币相同,“崇”字中间一横两端大大超出字形之外,“祯”字左偏旁从“示”,“通”字为“两点方头通”。这枚钱币钱背围绕穿孔铸四组月孕星阳文标记。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五凤翔集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辽“重熙通宝”祭祀大钱。外郭上五只凤鸟首尾相接凌空飞舞,凤首有冠,凤口大张,身体羽翼犹如植物藤蔓卷曲盘旋灵动飞扬。古人将凤鸟出现视为祥瑞之兆,五凤汇集更烘托出祥和、旺盛、太平、热烈的氛围。植物藤蔓化的龙凤纹样都包含了子孙繁盛永续传承之寓意。同时凤鸟又代表着皇后的形象,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历朝钱背铸阳文标记的都属祭祀天地的大钱,但笔者认为这枚大钱钱背虽铸阳文标记,也应归属祭祖大钱。因为前面介绍钱币钱背铸对蝠四桃阴刻纹饰属祭祖大钱无疑,而这枚钱币面文与之一模一样,应归为同类性质的钱币。明朝祭祀大钱自明太祖和明成祖开始在钱背字纹标记方面已经打破历朝惯例。崇祯帝居危思变更在祭祀大钱上有诸多体现,钱文变化多端,面背文字与标识搭配方面也可能打破惯例。
团长泉友集藏的“崇祯通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五凤翔集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5.0毫米,厚9.0毫米,重414.84克
东北军泉泉友集藏的“崇祯通宝”背对蝠四桃纹外郭八方降福纹大钱,直径95.6毫米、穿宽15.0毫米,厚8.2毫米,重376.3克
笔者集藏的“崇祯通宝”中缘细郭广穿光背大钱,直径71.7毫米,穿宽14.2毫米,外郭宽8.2毫米,厚6.1毫米,重129.2克
李庆河泉友集藏的“崇祯通宝”背穿上月孕星窄缘细郭广穿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21.5毫米,厚9.0毫米,重339.82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崇祯通宝”外郭菊花如意纹合背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1.0毫米,外郭宽11.9毫米,厚5.6毫米,重143.9克

晋泉台泉友集藏的“崇祯通宝”外郭蝙蝠寿桃纹合背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1.2毫米,外郭宽11.9毫米,厚5.6毫米,重149.0克
泉泽之光泉友集藏的“崇祯通宝”背上“勑”下“百”外郭双凤炫宝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2.0毫米,外郭宽11.0毫米,厚5.5毫米,重133.8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崇祯通宝”背骏马图外郭六福齐聚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1.1毫米,外郭宽12.0毫米,厚5.7毫米,重135.2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崇祯通宝”背骏马图外郭菊花茂叶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1.6毫米,外郭宽11.5毫米,厚6.0毫米,重150.0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