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大明、百业复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年间铸币03
“隆庆通宝”两面外郭不同纹饰合背大钱
我们不能确定明朝嘉靖年号之前没有铸制过合背祭祀大钱,因为目前所见明朝祭祀大钱并不是完整的。但综合各年号铸币情况,我们起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明朝前期祭祀大钱不采用合背钱样式。继明世宗朱厚熜铸“嘉靖通宝”合背祭祀大钱之后,其子明穆宗朱载垕也铸有“隆庆通宝”合背祭祀大钱。其实祭祀大钱与行用钱都是相对应的,查阅钱谱,嘉靖和隆庆两个年号也都铸有小平合背钱。
下面是一种最小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72.1毫米。寛缘细郭、穿孔较小,是为合背钱。两面钱文皆为楷书对读的“隆庆通宝”四字,书法与前面介绍钱币一体同风皆为端庄秀美的字体。这枚钱币的另一特殊之处是两面外郭上的阴刻纹饰并不一样:一面外郭铸十福来聚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北宋“咸平元宝”祭祀大钱。外郭上十只蝙蝠大展双翼,联袂飞向穿孔方向,犹如十朵花瓣竞相绽放。这种纹饰包含了福从天降,十福汇聚,十全十美等寓意。另一面外郭上铸十组颠倒蕉叶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宋“太平通宝”祭祀大钱。每组纹饰皆为一颠一倒的两枝蕉叶,宽大的叶片互生于枝干两侧,中间有相对的球形果实,顶端新叶新蕊不断萌生。外郭上十组蕉叶接续不断,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蕉叶纹是我国传统纹样之一,早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就多有使用,宋代以后瓷器上更是屡见不鲜。这种宽大叶片的植物纹饰蕴含有千秋大业,长盛不衰等吉祥寓意。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隆庆通宝”外郭十福来聚纹和颠倒花叶纹合背大钱,直径72.1毫米,穿宽11.7毫米,外郭宽12.5毫米,厚5.6毫米,重148.2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隆庆通宝”背骏马图外郭佛教八宝纹大钱,直径72.2毫米,穿宽9.9米,外郭宽12.7厚5.7毫米,重144.6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隆庆通宝”背飞龙抢珠图外郭葫芦花叶纹大钱,直径73.0毫米,穿宽9.2毫米,外郭宽12.8毫米,厚5.6毫米,重156.0克
泉泽之光泉友集藏的“隆庆通宝”背飞龙抢珠图外郭葫芦花叶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0.0毫米,外郭宽13.0毫米,厚5.5毫米,重149.0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