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2022-11-19 06:51:12)
标签:

收藏

古钱币

洪武通宝

祭祀大钱

镇库大钱

分类: 聚珍汇萃

煌煌大明、百业复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铸币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击败各路农民起义军、控制江南全境后于应天府称帝,建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明朝铸币由于避明太祖朱元璋姓名中的“元”字讳不使用“元宝”钱文、一律用“通宝”为钱文。洪武年间所铸“洪武通宝”为楷书对读钱币,行用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五等,分光背、钱背记行省名称钱背纪值等几种形式。与行用钱相对应,亦见多种“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
    目前所见“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可分三种类型:一种钱背铸阳文飞龙抢珠纹样,一种钱背纪行省名称,还有一种钱背穿上分别书“定”、“国”两字。
    钱背铸飞龙抢珠纹样的“洪武通宝”是专门为庆祝大明朝开国、朱元璋初登皇位而设计制造的祭祀大钱。朱元璋将飞龙抢珠纹样铸于祭祀大钱上作为真龙天子登基的象征,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因而这种纹样也被后朝遵循使用,成为明朝祭祀大钱特有钱背样式之一。这种样式的钱币已见寛缘细郭形制外郭铸葫芦花叶阴刻纹饰的和中缘细郭形制通体不铸阴刻纹饰的两种大钱。前者是祭祀天地的大钱,后者是祭祖大钱,两者面文书法也有差别。
    钱背纪行省名称的祭祀大钱铸于明朝每次设置新的行省之后明朝开国之初天下并未平定,朱元璋建元“洪武”,就是要凭借宏大的武力继续夺取天下。所以“洪武通宝”钱和“大中通宝”钱一样,每拓展一处疆域设置一个新的行省,就要在祭祀大钱的钱背加铸一个新的行省名以祭告天地祖宗。目前只见到钱背纪“浙”、纪“北平”、纪“广”和纪“福”等几种行省名称的祭祀大钱,其他省名的祭祀大钱尚未得见。钱背纪“广”的祭祀大钱兼铸“百”字纪值,“广”、百”两字分左右横书和右左横书两种。右左横书的为中缘细郭形制通体都不加铸阴刻纹饰的祭祖大钱,两者面文书法也有差异。钱背纪“福”的祭祀大钱也加铸了“百”字纪值,但“百”字居穿上“福”字居穿下,“百福”两字纪行省名称和纪值的同时兼取百福汇聚之意
    笔者认为钱背分铸“定”、“国”两字的祭祀大钱铸于洪武三年(1370年)击溃元朝残余势力之后,“定”、“国”两字即为平定天下国家基业稳固之意。 洪武三年正月,朱元璋命大将军徐达出潼关平定了元朝将领王保保盘踞的陕西地区,命李文忠出居庸关攻取元顺帝所在的上都、应昌等地。元顺帝去世,其子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逃走临潢,元朝残局土崩瓦解。洪武三年,朱元璋命儒士魏俊民等人编纂的《大明志书》成书。此时天下有12行省、120府、108州、887县,疆域东至海,南至琼崖,西至临洮,北至北平。铸“定”、“国”两种背文的“洪武通宝”,就是要将这种大好局面祭告天地祖宗。这种背文的钱币对后世也有影响,明末清初的南明政权也铸有“永历通宝”背“定”和背“国”行用钱和祭祀大钱。但祖宗的荣耀也挽救不了末世的败局。
    除了上述祭祀大钱外,还有见一种“洪武通宝”背“大明镇库”镇库大钱该钱硕大无朋,直径达到395.0毫米。面背文字均为楷书对读。“镇库”二字系模仿唐朝的“开元通宝”背“大唐镇库”大钱。面背除文字外在地张上加铸了暗八仙阴刻纹饰。宽阔的外郭上铸五福齐集阴刻纹饰。
    目前所见“洪武通宝”皇家大钱的数量与洪武年号31年的时长相比并不算多,但钱币的外郭上却出现了繁华聚福纹、孳生藤蔓纹、五福齐集纹等多种前所未见的阴刻纹饰,说明开国之初的洪武朝除沿用前朝祭祀大钱上的纹饰外,也在努力创新,力求新国家出现新气象。再就是还有两种祭祀大钱面背外郭上使用了不同的阴刻纹饰,从而增加了祭祀大钱自身所携带的信息、丰富了其蕴含的象征意义,如“洪武通宝”背“广百”面郭漫天洪福纹背郭孳生藤蔓纹大钱、“洪武通宝”背“百”面郭八方集福纹背郭携雏凤鸟纹大钱。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洪武通宝”背飞龙抢珠外郭葫芦花叶纹大钱,直径72.8毫米,穿宽11.5毫米,外郭宽11.7毫米,厚5.5毫米,重147.0克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团长泉友集藏的“洪武通宝”背飞龙抢珠中缘细郭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9.0毫米,厚9.0毫米,重424.1克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洪武通宝”背穿上“济”外郭繁华聚福纹大钱,直径73.2毫米,穿宽9.4毫米,外郭宽12.8毫米,厚5.7毫米,重142.0克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洪武通宝”背穿上“北平”下七星外郭凌空凤鸟纹大钱,直径96.4毫米,穿宽13.3毫米,外郭宽16.0毫米,厚8.8毫米,重420.0克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洪武通宝”背左“广”右“百”面郭漫天洪福纹背郭孳生藤蔓纹大钱,直径71.9毫米,穿宽11.4毫米,外郭宽12.3毫米,厚5.8毫米,重143.6克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晋泉台泉友集藏的“洪武通宝”背广”左“百”中缘细郭大钱,直径96.4毫米,穿宽16.7毫米,外郭宽11.7毫米,厚9.2毫米,重422.0克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洪武通宝”背上“百”下”面郭八方集福纹背郭携雏凤鸟纹大钱,直径72.1毫米,穿宽11.4毫米,外郭宽11.8毫米,厚5.8毫米,重146.4克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洪武通宝”背穿上“”外郭变形双尾龙纹大钱,直径72.5毫米,穿宽10.0毫米,外郭宽12.8毫米,厚5.9毫米,重146.4克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洪武通宝”背穿上“”外郭繁华聚福纹大钱,直径73.0毫米,穿宽9.4毫米,外郭宽13.5毫米,厚5.6毫米,重149.0克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洪武通宝”背“大明镇库”外郭五福齐集纹大钱,直径395.0毫米,穿宽56.0毫米,外郭宽67.0毫米,厚9.2毫米,重8000克左右

“洪武通宝”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汇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