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大明、百业复兴——明太祖朱元璋元末明初铸“大中通宝”大钱09
“大中通宝”背横书“广百”外郭二龙抢珠纹大钱
前面介绍的两种“大中通宝”钱背“广”、“百”二字均为竖书,下面再介绍一种背文横书的大钱。这也是最小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72.0毫米。寛缘细郭、中穿形制。面文“大中通宝”四字楷书对读,书法与前面介绍钱币一体同风皆为端庄刚健的字体。钱背在穿孔右左以楷体横书“广”、“百”二字。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六组二龙抢珠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宋初“淳化元宝”祭祀大钱。每组纹饰皆为两条昂首挺胸、相对飞舞腾跃的巨龙。龙口大张,双目圆睁,硕大的龙角夸张地背向脑后。二龙中间是一颗被托举起来的宝珠。这种两条巨龙戏耍争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成为装饰图样,源头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火珠的原型就是天体中的月亮。二龙抢珠不但是一种吉祥、喜庆的图样,更表现出奋力追求光明、美好的积极进取精神。封建社会龙更是皇帝的化身,皇权的象征。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右“广”左“百”外郭二龙抢珠纹大钱,直径72毫米,穿宽12.0毫米,外郭宽11.0毫米,厚5.0毫米,重141.2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上“广”下“百”面郭灵芝牡丹纹背郭繁盛枝蔓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2.1毫米,外郭宽11.4毫米,厚5.6毫米,重137.8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上“广”下“百”外郭灵芝牡丹纹大钱,直径72.2毫米,穿宽12.5毫米,外郭宽11.2毫米,厚5.6毫米,重137.0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穿上“北平”外郭同心结纹大钱,直径71.9毫米,穿宽12.1毫米,外郭宽11.8毫米,厚5.9毫米,重143.8克
李翔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穿上“京”外郭繁盛枝蔓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3.0毫米,外郭12.0毫米,厚5.5毫米,重132.8克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穿上“鄂”面郭对舞龙凤纹背郭无际莲花纹大钱,直径72毫米,穿宽13.0毫米,外郭宽11.0毫米,厚5.0毫米,重133.1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穿上“鄂”外郭对舞龙凤纹大钱,直径71.9毫米,穿宽12.8毫米,外郭宽11.8毫米,厚5.6毫米,重134.9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月孕星及七星外郭缠枝莲荷纹大钱,直径71.8毫米,穿宽11.9毫米,外郭宽12.1毫米,厚5.8毫米,重135.6克

泉泽之光泉友集藏的“大中通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缠枝莲荷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2.0毫米,外郭宽11.5毫米,厚5.1毫米,重125.02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