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一统江山——元英宗硕德八剌“至治”年间铸币06
更为硕大的“大元至治”外郭莲花碧波纹大钱
祭祀大钱与行用钱都是一一对应的,这种对应不但体现在钱币文字上,而且体现在钱币形制样式上。这在“大元至治”钱上看得尤为清楚,祭祀大钱和小平行用钱都采用了菱穿四出的样式。其实这种对应并不是先铸制了某种行用钱,再据以铸制祭祀大钱。而是在改元时首先设计制造了祭祀大钱,因为祭祀天地祖宗才是头等要务。然后采用相同钱文和制式铸制少量行用钱作为改元的纪念币。如果不是史书有记载的大规模铸钱,大抵都是这种情况。行用钱只是铸制祭祀大钱的附属品。元朝流通领域大多数时间用钞不用钱,改元所铸纪念性质的行用钱都如凤毛麟角。我们从中也将祭祀大钱与行用钱之间的关系看得更加清楚了。
前面介绍了一种“大元至治”面背四出背四星外郭莲花碧波纹大钱,相同样式和字纹的钱币还有更为硕大的。是为第三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达114.0毫米。除大小相差悬殊外,其他要素特征与前面介绍钱币基本相同。同样也是寛缘细郭、狭小的菱形穿孔、面背穿孔四角皆四出到外郭;面文“大元至治”四字亦为楷书对读,书法较为拙劣,甚至将“治”字错写成了“洽”字;钱背也加铸了凸起的四星标记;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也是六组莲花碧波纹,蕴含了繁华兴旺、子孙繁盛、永续传承、圣洁吉祥等多种象征意义。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大元至治”面背四出背四星外郭莲花碧波纹大钱,直径114.0毫米,穿宽15.3毫米,外郭宽18.6毫米,厚8.4毫米,重541.0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大元至治”面背四出背四星外郭莲花碧波纹大钱,直径71.8毫米,穿宽9.3毫米,外郭宽12.3毫米,厚5.5毫米,重139.3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大元至治”面背四出背四星外郭对龙抢珠纹大钱,直径95.9毫米,穿宽12.5毫米,外郭宽15.7毫米,厚8.9毫米,重415.2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至治通宝”背上月下星外郭无尽洪福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1.4毫米,外郭宽12.8毫米,厚5.5毫米,重135.8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至治通宝”背四月外郭二龙戏珠纹大钱,直径96.3毫米,穿宽16.0毫米,外郭宽15.3毫米,厚9.0毫米,重413.1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至治通宝”背四月外郭缠枝海棠花纹大钱,直径72.5毫米,穿宽12.0毫米,外郭宽11.5毫米,厚5.6毫米,重135.1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