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一统江山——元世祖忽必烈铸“大元通宝”大钱03
“大元通宝”背穿上仰月外郭十福齐聚纹大钱
从标题即可看出,这枚祭祀大钱与前面介绍的“大元通宝”背穿上斜月外郭十福齐聚纹大钱只有一字之差。前者钱背穿上所铸为斜月纹,而这枚钱币钱背穿上加铸的是仰月纹。月牙朝向的变化,说明这两种钱币并非同时所铸。两钱其余要素特征基本相同:这枚钱币也是第二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96.4毫米。亦为寛缘细郭小穿孔样式。面文“大元通宝”四字亦为楷书对读,书法与前面介绍钱币明显皆为一家手笔。钱币面背外郭上同样也加铸十福齐聚阴刻纹饰,寓意福从天降,十全十美。两钱只有月牙朝向的差别,会不会是互相改范制作的呢?经过不厌其烦的验证,已经可以得出结论:由于历代祭祀大钱的钱文皆为一钱一书,所以并不存在相互改版利用的问题。历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对天地祖宗的敬畏和虔诚,所有祭祀大钱都是重新设计制造的,钱文也必须重新书写。在钱币上看难分伯仲,我们将钱文剪裁下来比较,文字之间的差异明显可见。比如:“大”字一撇前者起笔有顿笔,这枚钱币起笔呈尖头;这枚钱币“元”字上面一横偏右,下面“儿”字较前者略高,而前者最后一钩较这枚钱币长;“通”字走之旁笔画粗细有差异,上面一点这枚钱币粗短,而前者细长;“寳”字宝盖头这枚钱币上面是直点、而前者是斜点,宝盖下“王”字写法差异更为明显。祭祀大钱钱文一钱一书的规律,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不肖子孙在祖宗面前丢大了脸。什么电脑程控机械雕刻,真是枉与他人作笑谈!
晋泉台泉友集藏的“大元通宝”背穿上仰月外郭十福齐聚纹大钱,直径96.4毫米,穿宽16.1毫米,外郭16.2毫米,厚8.9毫米,重414.0克
晋泉台泉友集藏的“大元通宝”背穿上仰月外郭十福齐聚纹大钱钱文书法
团长泉友集藏的“大元通宝”背穿上斜月外郭十福齐聚纹大钱钱文书法
团长泉友集藏的“大元通宝”背穿上斜月外郭十福齐聚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5.8毫米,厚9.0毫米,重415.49克
笔者集藏的“大元通宝”背穿上斜月外郭二龙争宝纹大钱,直径96.1毫米,穿宽16.2毫米,外郭宽14.9毫米,厚8.3毫米,重389.2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