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一统江山——大蒙古国时期所铸“大朝金合”大钱12
“大朝金合”篆书面四柱窄缘细郭广穿光背大钱
前面介绍的多种“大朝金合”皆为寛缘细郭形制的祭祀大钱,宽外缘上都加铸了各种阴刻纹饰。下面再介绍两种形制与前不同的祭祀大钱,钱币通体都不加铸阴刻纹饰。两种“大朝通宝”均为第二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都在93毫米左右。由于都是用翻砂法铸制的青铜材质钱币,所以直径要比用失蜡法铸制的鍮石材质祭祀大钱略小一些,这是祭祀大钱的普遍规律。两钱皆为窄缘细郭广穿形制。面文“大朝金合”四字虽然亦为篆书对读,但字形硕大,“金”字字头下面主体横宽是其显著特征。两钱书法虽然一体同风,但明显存在细节差异,说明并非同期铸币。钱背光素未加铸任何文字标记纹饰。通过对历朝祭祀大钱的系统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钱背地张铸阴刻纹饰或光背祭祀大钱都是专门用于祭祀祖宗的祭祀大钱。这种祭祀大钱的面文书法与祭祀天地的钱币也刻意形成了差异,如这两种钱币“金”字的写法就与前不同。但这两种用翻砂法铸制的钱币实际上是降了等级,应为封王一级宗室成员祭祖用币。
岳强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篆书面四柱窄缘细郭广穿光背大钱,直径93.0毫米,穿宽24.5毫米,厚9.0毫米,重333.5克
晋泉台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篆书面四柱窄缘细郭广穿光背大钱,直径93.5毫米,穿宽26.6毫米,厚9毫米,重334克
孙雁雄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篆书面四柱背上月下星外郭出水莲荷纹大钱,直径96.1毫米,穿宽18.6毫米,厚8.5毫米,重390.7克
泉泽之光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篆书面四柱背上月下星外郭变形云龙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6.5毫米,外郭宽15.5毫米,厚8.5毫米,重382.84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篆书面四柱背上仰月外郭枝蔓莲花纹大钱,直径96.1毫米,穿宽16.9毫米,外郭宽16.1毫米,厚8.9毫米,重401.6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篆书面四柱背穿上仰月外郭变形蝙蝠纹大钱,直径72.1毫米,穿宽13.4毫米,外郭宽12.2毫米,厚5.4毫米,重122.2克
团长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背四星外郭八龙腾飞纹大钱,直径115.0毫米,穿宽18.0毫米,厚8.8毫米,重535.8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背上月下空心星外郭菊牡丹莲花纹大钱,直径96.1毫米,穿宽16.2毫米,外郭宽15.7毫米,厚9.6毫米,重397.5克
唐琳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背上月下星外郭蝙蝠穿云纹大钱,直径96.42毫米,穿宽16.68毫米,外郭宽15.42毫米,厚8.63毫米,重388克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背上月下星外郭出水菱荷纹大钱,直径72毫米,穿宽13.0毫米,外郭宽10.0毫米,厚5.0毫米,重143.8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背穿上仰月外郭莲花枝蔓纹大钱,直径72.3毫米,穿宽12.5毫米,外郭宽11.7毫米,厚5.3毫米,重126.29克
东北军泉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背对蝠四桃纹外郭缠枝海棠花纹大钱,直径113.5毫米,穿宽20.0毫米,厚8.6毫米,重530.4克

笔者集藏的“大朝金合”背对蝠四桃纹外郭蝙蝠送财纹大钱,直径96.4毫米,穿宽17.2毫米,外郭宽14.9毫米,厚7.9毫米,重360.4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