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一统江山——大蒙古国时期所铸“大朝金合”大钱04
“大朝金合”背上月下星外郭出水菱荷纹大钱
前面介绍了一种钱背穿上铸仰月纹标记的“大朝金合”祭祀大钱,下面再介绍一种钱背铸不同阳文标记的祭祀大钱。这也是最小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72.0毫米。亦为寛缘细郭、中穿形制。面文“大朝金合”四字同样也是楷书对读,书法与前面介绍钱币同出一辙,但前者穿孔两侧“金”、“合”二字字形较矮,这枚钱币四字钱文比较协调。钱背在穿上加铸了仰月纹、穿下加铸了星纹标记。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五组出水菱荷纹,这种纹样曾见于西夏“大安通宝”祭祀大钱。纹饰中菱角、菱花枝叶和荷叶交替出现,呈现出一派水畔美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采菱曲》描写得十分形象:“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我们在祭祀大钱上,也不难读出这种太平安乐的景象。这种纹样渲染了繁荣兴盛的氛围,也寄托了本固枝荣、世代传承的良好寓意。这枚钱币钱面左侧外郭上的阴刻纹饰漫漶不清,这进一步证实了笔者所做的阴刻纹饰是用固定模具在蜡膜上压印出来的推断。由于当时蜡膜制作工序出现了问题,质检疏忽直接进入了翻铸工序,导致出现了残次品。这种现象其他朝代的祭祀大钱上也出现过,但十分罕见。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背上月下星外郭出水菱荷纹大钱,直径72毫米,穿宽13.0毫米,外郭宽10.0毫米,厚5.0毫米,重143.8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背穿上仰月外郭莲花枝蔓纹大钱,直径72.3毫米,穿宽12.5毫米,外郭宽11.7毫米,厚5.3毫米,重126.29克
东北军泉泉友集藏的“大朝金合”背对蝠四桃纹外郭缠枝海棠花纹大钱,直径113.5毫米,穿宽20.0毫米,厚8.6毫米,重530.4克

笔者集藏的“大朝金合”背对蝠四桃纹外郭蝙蝠送财纹大钱,直径96.4毫米,穿宽17.2毫米,外郭宽14.9毫米,厚7.9毫米,重360.4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