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津重宝”背对月对星外郭蝠桃钱菊纹大钱

标签:
收藏失蜡法铸币祭祀大钱西夏文钱币问津重宝 |
分类: 西夏钱币 |
崛起西夏、称王图霸——西夏文祭祀大钱22-1
“问津重宝”背对月对星外郭蝠桃钱菊纹大钱
下面再介绍一种面文不同的西夏文祭祀大钱。有大小两等钱币,大者为第二等级祭祀大钱,直径96.4毫米;小者为银质钱币,比一般最小等级的祭祀大钱略小一些,直径68.4毫米。皆为宽缘细郭、中穿形制。面文都是旋读的“


”四字。李范文《夏汉字典》分别解释如下:穿上“
”字释为“问、审也”;穿右“
”字释为“渡、过、越、超、逾也”;穿下“
”字已多见,释为“宝也”;穿左“
”字释为“重也”。前面“
”、“
”两字搭配,应为询问到达目的地的渡口或路径之意,笔者将其释为“问津”。
“津” 字即为“渡口”之意。“问津”一词出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说的是孔子让他的学生子路向两位躬耕陇亩的隐士长沮、桀溺打听渡口的所在。而这枚钱币所书“问津”并非寻常问路,也非孔子所探求的社会人生之路,而是与信仰佛教有关,寓意寻求修养德行、成就道德、超凡脱俗、摆脱生死轮回之路。穿下穿左的“
”、“
”两字即为“重宝”之意,词序颠倒当与西夏文语法相关。综上所述,笔者将这种钱币的钱文解读为“问津重宝”。两枚钱币钱背都在穿孔上下加铸了对月纹、在穿孔两侧加铸了对星纹阳文标记。第二等级大钱面背外郭上加铸了两组蝠桃钱菊阴刻纹饰,这种纹样曾见于宋朝“重和通宝”祭祀大钱。六只展翅飞翔的蝙蝠却是三种姿态,相邻蝙蝠之间所间隔的物品也不相同,分别为绿叶衬托的寿桃、彩带穿系的双钱和绽放枝头的菊花。纹饰蕴含了多福、多寿、多财、品行高洁等多重含义。较小的银钱应为前期样钱,外郭阴刻纹饰尚待议定。既有样钱存在,说明这种祭祀大钱是大小两等兼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