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3月始,我在北国盈泉博客中每天一文一钱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皇家秘藏大钱。其间国内外50多位泉友积极参与提供资料,至今已将近4年时间,共发表解说和论证文章1430多篇,解说宋、辽之前历代祭祀大钱和镇库大钱已不下1500种。此后朝代直至清朝尚待解说的大钱还有千余种。即便如此,笔者和泉友们汇集起来的也只是历代皇家大钱中的一小部分。四年来,我如闯入迷宫的孤独游客,徜徉在迷茫和困惑中间,在不停地寻觅、不停地比较、不停地证实,不停地修正,同时也在不停地向前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说历代皇家大钱的过程,就是把握已知、探索未知的过程。
首先,钱文是历代皇家大钱的灵魂,体现了权威性和唯一性。《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所以祭祀大钱的钱文不是一般臣子可以染笔的。许多皇帝御笔亲书钱文的事例都是史有所载的,如宋太宗书写的“淳化元宝”三体钱,宋徽宗所书“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瘦金书钱等等。这些钱文也都在祭祀大钱上一一再现。笔者认为史书无载的大多数钱文也都是皇帝所书。因为皇帝自幼都被培养有较好的书法功底,又具有书写祭祀大钱当仁不让之地位。解说祭祀大钱之初笔者的误解之一就是认为不同版别同文钱币上的文字是一样的。在钱币上看也确实是难分伯仲。发现差异之后凡遇版别相近的祭祀大钱笔者都将钱文按同比例剪裁下来认真比较,结果竟然没有一例是重样的。得出的结论是:一钱一书是祭祀大钱的重要特征。这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对祭祀活动的虔诚,他们不会用重复的祭品去敷衍天地祖宗,所以不但钱币上的纹饰要换样,文字也必须重新书写。这一规律也有力地抨击了皇家大钱是现代计算机程控机械刻花的臆断。
娄京一铭泉友集藏的“崇宁通宝”外郭葵花葵叶纹大钱,直径71.5毫米
“崇宁通宝”外郭葵花葵叶纹合背大钱钱文书法
“崇宁通宝”外郭菊花纹合背大钱钱文书法,与上面葵花葵叶纹大钱钱文书法虽然一体同风,但字体长宽比例已有显著变化,书写细节差异毋庸细举
李庆河泉友集藏的“崇宁通宝”外郭菊花纹合背大钱,直径72毫米
其次,正确认识历代祭祀大钱的构成体系是进一步探索钱币功用的基础。铸制皇家大钱是历朝历代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刚开始笔者根据自己收集到的350余种大钱的构成情况曾推测历朝祭祀大钱的总数当不少于2000种。经过几年的实践现在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历朝历代年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即使每年只铸制大小十种新的祭祀大钱,积累千年其总数也必定会超过万种。这么大的体系如何分类?大的框架当然是按朝代按年号和钱文来分类。可是相同钱文钱币往往也会出现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又该怎么排列?就这个问题笔者也经历了多次的反复过程,如一开始按钱币大小排列,后来或按钱背标记排列,或将外郭纹饰相同的钱币凑到一起。最后终于明白了祭祀大钱其实可分为两个系列。两个系列钱币的面文不但有书写差异,而且刻意形成了两种风格不同的字体。一种字体的面文只与背铸阳文标记的钱背相匹配。这一系列祭祀大钱数量较多,钱背有各种日、月、星、祥云等标记或为合背钱,还可按钱背标记分成小的类别,应为祭祀天地和其他神祇的。另一种字体的面文只与背铸阴刻纹饰的钱背或光背相匹配,这一系列祭祀大钱数量较少,应是专门为祭祖铸制的钱币。这种分类方法是逐步形成的,前面朝代做法或稍有差别,但明显可见唐代祭祀大钱两大系列已经分得很清楚了。
晋泉台泉友集藏的“开元通宝”背穿上祥云外郭飞龙卷草纹大钱,直径72.1毫米
“开元通宝”背穿上祥云外郭飞龙卷草纹大钱钱文书法(书法雄浑苍劲)
“开元通宝”背四蝙蝠纹外郭回纹大钱钱文书法(书法端庄凝重)
东北军泉泉友集藏的“开元通宝”背四蝙蝠纹外郭回纹大钱,直径96毫米
再次,皇家大钱上的各种阴刻纹饰,体现了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和愿望期盼,这也是将其中绝大多数钱币定位为祭祀大钱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以下种类:一是宣扬皇权至高无上的,如龙凤纹、日月纹、十二章纹等;二是宣扬四海归心江山永固的,如江崖海水纹,波浪纹、山峰纹等;三是粉饰太平渲染繁荣的,如祥云纹、各种花卉纹、飞禽走兽纹等;四是期望福寿绵长财源茂盛的,如各种蝙蝠纹、寿桃纹、钱币纹等等;五是祈盼子孙繁盛帝业永续传承的,如各种藤蔓纹、卷草纹、缠枝葫芦纹等等;六是还有许多与崇尚宗教相关的纹样,如暗八仙纹、太极云图纹、宝盒莲花纹等等。这些阴刻纹饰是世代传承的,历朝亦见对原有纹样的修改和新出现的纹样,但我们不能断定新出现的纹样就是前朝没有当朝新创的。目前所见钱币外郭上的阴刻纹饰总数已经超过320种,另外还有许多种专门用于钱背地张上的阴刻纹饰。笔者多年收藏和研究古钱币,但过去对传统纹饰却很少涉猎。所以这些涉及众多领域的阴刻纹饰成为解说皇家大钱的一大难题,只能是现学现卖。有时为了一种纹样可能几天也不得其解。这么多种类纹样也难以熟记于胸,开始时重复命名的情况也时常出现。后来将所有纹样都输入表格,经过对1500多种钱币反复核对才保证了名称的唯一性。
外郭纹样:十二章纹
外郭纹样:唐朝时出现的暗八仙纹
外郭纹样:蝙蝠双桃纹
钱背地张阳文龙凤呈祥纹,外郭阴刻六龙飞天纹
外郭纹样:莲花荷叶纹
最后,历代皇家大钱都是时代的产物,与当时的社会现实都是互相关联互相印证的。由于皇家大钱比行用钱增加了大量的纹饰内容,所以比普通行用钱携带了更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宗教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其深厚的内涵可以说是一本久读难解的文史大典。比如宋朝施行以文治国的方针,苏轼等文人所推崇的菊竹梅兰四君子纹样就有较长时间占据了祭祀大钱的钱背空间。辽朝施行皇族和后族共治天下的政治举措,阳文龙凤呈祥纹样成了祭祀大钱钱背的重要内容。唐朝、南唐一脉相承,以至后来的宋朝都崇尚道教,和道教相关的暗八仙纹、太极云图等纹样在这几个朝代的祭祀大钱上都有体现。祭祀大钱与行用钱是一一对应的,藉此我们更容易对行用钱定位。比如高昌国隋唐两朝都处于藩属国地位,我们根据其使用唐朝惯用的穿上祥云纹标记和镇库大钱钱背铸“大唐镇库”等做法就可以断定“高昌吉利”钱铸于唐朝初期。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元祐通宝”背菊竹梅兰纹外郭蝙蝠穿云纹大钱,直径114.1毫米
娄京一铭泉友集藏的“高昌吉利”背“大唐镇库”外郭暗八仙四蝙蝠纹大钱,直径95.0毫米
由于众多泉友给我提供的钱币资料是随机的,没有时限的,以致我的新浪博客中解说钱币的文章打破了朝代和年号界线,显得杂乱无章。其实每次涉及新的钱币我都要将所有同文钱币找到一起重新编排序号,只是读者无法分辨。为此我用近两年时间重辟“千古方圆”新博客按朝代和年号重新编排并且再次全面修改了博文。期间还解说了辽代将近600种皇家大钱,包括翻译释读了80余种契丹文皇陵祭奠大钱。这也是契丹文释读领域的重大突破,文字专家不研究相关契丹文钱币是做不到的。值得欣慰的是我的新博客终于可以和广大泉友见面了。这是我送给泉友们的新年礼物。
四年辛苦不寻常!笔者以古稀高龄整天坐在电脑前,腰背越来越弯了,眼睛白内障在逐渐增厚,下肢不活动循环不畅导致脚年年浮肿,几年间体重也掉了十余斤。退休十余年来不旅游不休闲不访友不会客不娱乐,前些年是潜心研究契丹文钱币,这几年又迷上了皇家大钱。老伴慨叹道:怎么是这种生活方式?!我对古钱币的挚爱谁人能够理解?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有的人收藏了几枚别人玩烂了的小平钱还在博客里、钱币群里喋喋不休。我们收藏的、推介的是皇家秘藏大钱,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于此再次对为我提供钱币资料、支持我帮助我的泉友们致以深深的谢意!祝愿大家新年快乐!新年有新的更大的收获!
“建国通宝”楷书背穿上仰月外郭双凤炫宝纹大钱,直径72.2毫米
“建国通宝”背穿上仰月外郭山峰如意云纹大钱,直径72.3毫米